本网5月4日讯 距离县城70公里的王村口镇吴处村,专职代办员邓丽梅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身为村里的“代购达人”,除了日常工作外,她还有一项“特殊任务”——根据村民的需求网购商品。
近年来,遂昌县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面铺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标准化建设理念,从数量转向质量提升、从代办服务提档升级为综合服务,并注重在细微处凸显“顾客导向”的“服务模式”,助推行政效能服务在乡村延伸。
曾几何时,为有效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邮政、电信、金融等服务商,为了拓展农村业务,纷纷在农村设点,但因体量过小,成本过高而无疾而终。在这过程中,走“政企社共建”路子的“嘉言民生”应运而生,并不断探索创新。
从2012年的4个试点村开始,如今已有150个村采取共建模式。在每个便民服务中心,可提供138项行政服务事项、52项商业服务以及诸多公益服务。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推行“坐班制和上门制相结合”、“全天候无假日”等方面,创新服务方式。同时,为农民提供便捷、实惠的购物途径,并通过便民服务车下乡免费配送。
与“嘉言民生”从农村公共服务突破不同,“赶街”直指农村电子商务。正如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赶街公司墙上贴着一句话:“我们为‘农村互联网+’而努力奋斗!”
“简而言之,‘赶街’就是在网上帮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再帮他们把需要的消费品买进来。”“赶街”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赶街”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为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三农”信息,一年网上交易额达4.8亿元,不少农产品还经常供不应求,隔三差五会断货。
据了解,“赶街”在农村以植入、普及、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为核心,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突破信息和物流瓶颈,为农村居民在购物、售物、缴费、创业、出行、娱乐、资讯等方面实现“一站式办理”。现已在全县建成210个服务站,在浙江建成网点1700多个。根据计划,今年将在全国建成2万个网点。
成立于2013年3月的“赶街“公司,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等省市领导多次到”赶街“公司总部和遂昌试点参观、考察和指导。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考察“赶街”后认为,“赶街”模式是一条让农民享受城镇生活和农产品出村的好途径。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无论是“嘉言民生”,还是“赶街”模式,看重的都是农需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在实施中,融入“互联网+”的理念非常必要,同时,需要同步实施农业生产、监管理念、营销方式的变革。
值得欣喜的是,去年以来,遂昌县通过组建农业产业咨询团队、建设“12316”益农信息中心,依托该方式创新农技服务,已经迈出了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坚实步伐。
记者 徐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