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之间,遂昌“小”了。
“今年春节回家可以走51省道了,感觉方便了很多。”近日,在龙泉务工的龙洋乡埠头洋村村民项先生告诉记者,51省道王村口至老虎跳段公路竣工,这对原本要“翻山越岭”回家的他来说是个利好消息。“真没想到,回家的速度可以这么快。”
除了王村口至老虎跳段之外,去年,我县城乡发展空间有效拓展,51省道上江至三墩桥段、峡湖金公路先后建成通车,群众出行更为便捷。
诚然,基础设施建设为遂昌“强筋壮骨”,激发了活力,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夯实了根基,积蓄了能量。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一家企业的发展速度,跟交通息息相关。曾经我们多次在跟省外客户谈生意时,对方都因为‘遂昌交通不便’这个理由拒绝与我们合作。但现在情况可不一样了。”自从衢宁铁路的动工,对我县许多企业来说都是利好消息,新昌纸业就是其中之一。该企业办公室主任鲍宣华说自己最近成了大忙人,许多客户纷纷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与他们合作。
位于县工业园区毛田区块的新昌纸业,是我县2011年招商引资重点企业,产品销往广州、山东等地市场。新昌纸业入驻园区以来,一直依赖公路运输,每年公司仅公路运输费用就达200多万元。如果改用铁路运输,将为企业至少节约10%的运输成本。
在我县城区,随着群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县启动了公交改革。现在,行驶在街上的公交车已焕然一新,同时城区多条道路增设了公交站牌,缩短了班次间隔时间,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同时,为了改善私家车侵占公交车道的情况,缓解县城的交通压力,我县还建成了多个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以确保降低公共汽车停靠时对交通流的影响,保证公交车在停靠站的泊车过程中足够通畅,保障行人安全。
此外,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县首个真正意义上采用ppp模式建设的交通项目——新客运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县城市交通网络、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县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功能最完善的客运集散中心,能显著改善旅客候车环境,方便群众出行,有效缓解目前老客运站区块交通拥堵压力,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全县主要道路客运系统“无缝化对接”和“零距离换乘”,大幅提高路网整体运行效率、客运服务容量和旅游城市交通服务水平。
与交通建设齐头并进的,还有水利建设。
“以前整个小区又脏又乱,特别是一到下雨天,整个小区路面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我们出门很不方便,做梦也没想到小区环境还能变得这么好,真是感谢政府为老百姓做好事。”说起小区改造带来的实惠,在县城公园路某小区住了30多年的老干部唐子升深有感触。
唐子升口中所说的“好事”,指的就是我县于近年动工的县城老小区改造工程。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城区一些建造年份较早的老小区,普遍存在路面破损严重、公共卫生较差等问题,到了下雨天,地下排污管道频频堵塞更是成为当地住户的一块“心病”。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我县投入专项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了老小区改造施工图,启动了老小区改造工程。目前,我县已完成16处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63.8%提升至88.02%。
近年来,我县先后争取并实施了第二和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全国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坡耕地雨水集蓄旱粮喷微灌工程试点县等项目,仅去年就整治106座病险山塘、186公里河道,修建灌溉渠道255公里,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去年省水利厅还将《遂昌试行“建管一体化”积极破解农田水利建设管护难题》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典型经验印发全省各地推广学习,肯定了我县农田水利建设成果。同时,我县因连续多年考核优秀、建设成效好被综合评定为全省“十二五”期间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作先进县。
如今,行走在我县的各个乡村,都能看见污水处理池旁绿草依依、石子路凹凸有致、休憩亭古色古香……若不是看到边上挂着醒目的“污水治理终端”标识,还真以为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小公园。
3年来,我县计划进行污水治理的176个任务村全部完成治理,同时还完成了26个集镇及周边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户达42785户,约占3年任务的108%,完成总投资2.478亿元,占投资总计划的104.5%。
记者 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