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广角

父亲的节俭主义

2018-06-14 21:48:20来源: 作者: 编辑: 林馨怡

  出场人物:范含云 60岁

  “父亲今年83岁了,闲来无事还是经常下地种点菜。”日前,在大柘镇车前村,记者见到了60岁的范含云。儿孙绕膝,已是数代同堂的她,提起对自己大半辈子影响最深的,仍是父亲那一代人的节俭主义。

  范含云出生于1958年,在那个大部分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年代,她的童年记忆里都是父亲早出晚归的背影,“母亲在家里带我们5个兄弟姐妹,全家就靠父亲一个人在生产队干活补贴家用。”

  “那时候的家可以说是穷得叮当响,父母亲节省着每一顿饭和每一粒粮食,就为了能让孩子吃得稍微饱些。”范含云告诉记者,等到她18岁左右时,这样的苦日子才开始见好,家里也开始有了余粮,但即使如此,父亲仍是严厉要求他们,吃饭必须要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不能浪费一点粮食,干活一定要把活干好,不能应付。

  后来,随着范含云兄弟姐妹几个依次成家,父亲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虽有儿女赡养,可父亲依旧闲不下来,每天总是早早下地。父亲告诉范含云,他尝过苦日子,也知道只有苦尽才能甘来,在他身体还康健的时候,就不能眼看着自家的田地荒废。

  “我们要给父亲买新衣服,他也总是说,能穿的衣服还有很多,不要乱花钱了。”在范含云眼中,一生朴素惯了的父亲,与流行、时髦格格不入,在他骨子里,能将就就绝不讲究,“一件衣服能穿一二十年,就是一条毛巾、一双手套也能用上好几年。”

  父亲的勤俭节约看似“苛刻”,但对邻里、好友却很大方,总是尽自己全力能帮则帮。范含云说,如今生活富裕了,不愁吃穿了,但父亲仍旧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该节俭的,他会一如既往的节俭;该大方的,他会义无反顾的大方。这种品质,是父亲历经艰难沉淀出来的根深蒂固的情结,他不会改变,也不愿改变。

  父亲的勤俭节约意识和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范含云,也影响着她的下一代。她说,在这个丰衣足食的伟大时代,节俭,依旧是每个人都应该崇尚并具有的美德。

  记者 朱敏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