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遂昌

[丽水日报]遂昌:用音乐写活文旅融合文章

2019-09-06 10:55:33来源: 丽水日报 作者: 编辑: 李斌

  本报记者 麻萌楠 通讯员 朱敏

  “伸手一触是文化,双脚一踏是历史。”这是遂昌的生动写照。然而,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遂昌却长期面临一个尴尬——文化旅游“有说头,没看头”。如何破局?近年来,遂昌以“音乐+旅游”为龙头探索文旅融合,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

  距离遂昌中心县城1公里外,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汤显祖大剧院气势恢宏。在这里,已陆续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连续举办了两年的汤公音乐节,游人纷至沓来,只为一听大师指尖的“高山流水”。

  “音乐+旅游”,遂昌缘何作出这样的尝试?这一渊源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并创作了传世名著《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数百年间,《牡丹亭》熟悉的曲调,在山城遂昌传唱不衰,厚植了遂昌文艺创作的肥沃土壤。

  因寄情遂昌,杭州人戴建军在湖山乡黄泥岭村建造了“躬耕书院”。几年间,陈其钢、陈琳、陈雷激等音乐大咖相继隐居于此,遂昌的山水人文开始频频出现在音乐作品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音乐和旅游的融合方面寻求突破?”遂昌县委常委孙培莲说,试水多次音乐活动后,2018年,遂昌县委县政府与“躬耕书院”共同筹谋已久的中国遂昌汤公音乐节正式奏响初音。

  一道道音乐大餐,引爆了遂昌旅游,也让音乐文化在乡村和景区发展平台上落地生根。第一届汤公音乐节落幕后,独山风言风语音乐趴、南尖岩星空音乐会等音乐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冒头,汇集为一批文艺青年的“打卡圣地”。

  如今,“音乐+旅游”特色IP正悄然描绘着遂昌的新貌。前段时间,2019中国遂昌汤公音乐节将古琴实景音乐会设在了湖山乡红星坪村。山野小村一时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早在音乐会一个月前,就有客人来电订房了。”当地民宿业主濮家栋说,因为音乐,这一片的民宿农家乐几乎是“一房难求”,餐饮店的生意同样火爆。

  与红星坪村一湖之隔的黄泥岭村,作为汤公音乐节的缘起之地及遂昌公益音乐夏令营的所在之地,同样被音乐改变着。

  “我是慕名而来的。”乘船渡湖,漫步在蜿蜒村道上的江苏音乐爱好者徐露追随着音乐大咖的脚步,和音乐伙伴们一同来到黄泥岭村,寻找创作的灵感。这在小山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每年节假日,村里都会来很多游客和音乐爱好者。”黄泥岭村党支部书记傅先强说,音乐赋予了这个村子无穷的活力,也打响了他们“音乐村”的品牌。

  名声在外,资金与资源也随之而来。去年,黄泥岭村中一处废弃的小学被一家公司看中,计划将其改造为一家以音乐为主题的民宿,租期10年,每年租金15万元,这是黄泥岭村集体经济的第一笔收入。

  以音乐和汤公文化为背景,遂昌还将人文资源和自然山水有机整合,使之成为遂昌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遂昌的几个著名景点,如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谷景区、千佛山景区等都融入了音乐和汤公元素。此外,遂昌还成功开发了“戏曲+餐饮”“音乐+写生”等旅游产品。延长的旅游产业链,使得遂昌的全域旅游内涵更加丰满。

  从“音乐+旅游”中汲取力量,遂昌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新的业态也不断涌现。

  “不少‘红色音乐’活动都选点王村口,古街口的红军大舞台就是表演场所。”叶怡长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篮编织技艺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与音乐一起,王村口镇“1935”文旅古街摇身一变成集艺术活动、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旅游新宠。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还带火了遂昌的研学旅行。金矿科技探究式研学之旅、浙西南营地辐射式研学之旅、汤显祖文化主题串连式研学之旅……内容丰富的“五行遂昌”研学游,大大提升了遂昌旅游的吸引力。接轨国际,遂昌又探索开设了专题游学线路,举办多届“玩美游学”之旅。

  “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邱根松说,旅游与文化的相互激活,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下一步,遂昌将加快布局文旅产业,以汤显祖戏曲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为载体,串点成线、串线成面,推动文旅融合向专业、精品、特色、创新方向发展,全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来源:丽水日报 8月31日 第一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lsnews.com.cn/lsrb/pc/layout/201908/31/node_A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