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广角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忘初心教育人

2019-09-09 20:17:00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李斌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峥嵘岁月,70年沧海桑田。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与新中国一起诞生,一起成长,见证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切身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承载着与祖国同呼吸共成长的时代印记,其中就包括退休教师们。今天是第35个教师节,本报记者走近与共和国同龄老教师,通过他们的经历,看看70年来我县教育的发展变化,同时激励广大干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潘娇娥:36年扎根农村三尺讲台育桃李

  1969年参加教学工作至今,潘娇娥从没有离开过教师这个岗位。从高坪到金竹再到应村、新路湾,36年来,她辗转过4个乡镇、7所小学,带过1000多个孩子,把农村学生视为己出,坚守在服务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第一线。

  上世纪60年代,我县响应国家号召,村村办起小学和夜校,一时间教师资源紧缺,在这一机遇下,潘娇娥开启了36年的职业生涯。“我只有小学学历,能踏入教师这个门槛,是解放后党对工农子女读书的重视,我要以勤补拙,才不愧对这份责任。”今年70岁的潘娇娥回忆起教书时的情景,至今难忘。

  山村校舍的简陋是现代学生难以想象的。潘娇娥上任的第一所学校是高坪乡粗坑头小学,教室设在40来平方米的香火堂内。1块破黑板,14套旧课桌就是学校的全部财产。“香火堂没有窗户,上课都要开着门,门前人来人往,鸡鸣狗叫声不断,不时还会有别的孩子跑进跑出。”潘娇娥说,时逢全国扫盲运动风潮,她白天要在学校教学,晚上还要去夜校上课。

  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扫盲难度越大,农村比城市难,山区比平原难。村里的村民对教育并不重视,许多村民白天要干农活,晚上不愿意到夜校认字读书,为了抓好扫盲工作,潘娇娥凭着一颗心、一张嘴,一扫就是15年。她还利用周末时间一家家地跑,为不愿意去夜校读书的村民提供上门教学服务。“那时候,农村里文盲多,思想观念也落后,不愿意让女孩子读书。”潘娇娥回忆道,当时有个女青年叫刘菊梅,家里不愿意让她读书,潘娇娥就一次次跑到人家家中做思想工作,最后刘菊梅不仅脱了“文盲帽”,还拿到了小学结业证书,在一次白马山林场的招工中,因为文凭达标顺利入职。此后,刘菊梅每回在街头遇到潘娇娥,总是会对昔日恩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尺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一心扑在农村教育上的潘娇娥很少顾及自己和家庭。1978年一天的凌晨3点,潘娇娥的第三个孩子出生在粗坑头小学的教师宿舍,直到第二天早上,附近村民才知道“潘老师昨晚生了孩子”,赶紧去乡里请了医生来看,才发现孩子的脐带都没扎紧仍在流血。

  春节前,因为还要在中心小学学习一周,农村老师往往是农历二十八才真正放假。潘娇娥的老家在新路湾镇三井村,要徒歩20多里山路才能到家,遇到下雪天,潘娇娥和三个孩子走到家,身上也结满了冰,邻居看了都说:“怎么当老师比我们务工还累啊,孩子跟着你真是苦。”

  但在潘娇娥的心里,站在教室的三尺讲台上并不辛苦,那是热爱,是坚守,人生一世,总还是有一些东西是必须要坚守的。上世纪90年代,为了集中师资力量,县里开始撤点并校,潘娇娥所在的高棠小学(当时属于金竹镇,现属于应村乡)也出现了9名住校生,作为学校里唯一的外乡教师,潘娇娥包下了宿管员的工作,早上6点起床烧饭、天冷了烧柴热水给孩子们洗脚……她几乎成了这9名孩子的另一个妈妈。

  在36年的教学生涯中,潘娇娥两鬓渐渐斑白,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农村孩子和农村教育,如今,一拨拨孩子都走出了大山。潘娇娥说,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过年过节时接到学生们打来的电话和看到学生们发来的问候短信,“当教师,从来就没有后悔过!”潘娇娥毫不犹豫地说。

  记者 郑雨薇

  周瑞发:从回乡知青到优秀教师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对于退休教师周瑞发来说,这首歌正是他们这一辈人最真实的写照。

  “我是‘老三届’学生,那时候大家家里都困难,有的人读着读着就流学了。”1949年12月,周瑞发出生在大柘镇大田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告诉记者,父母想让他通过读书谋求更好的未来,却没想到1968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历史原因,他再次回到了出生地,成了一名回乡知识青年。

  回乡后,周瑞发一边从事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劳动,一边先后担任村内的出纳、贫下中农宣传队队员等职务,日子艰苦而充实。

  改变,发生在1970年。那年年初,正逢村内农闲时节,周瑞发作为村里的知识青年被选往参加全县举办的第一期中学教师培训班,回村后便接任了大柘中心小学的会计及出纳职务。同年暑假,他又被选中参加教师素质培训班,进行了为期70天的培训。

  “我是不知不觉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周瑞发说,当时大柘中心小学的一名优秀教师被抽调到了县里,培训结束的他便自然而然地顶上了这一位置,成了五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数学教师。

  1971年春季,县里发起中小学扩招运动,各个人民公社学校的学生数爆发性增加,仅大柘中学便增加了5个初一班级。这样的大形势下,教师就成了“奇缺”的资源。

  “带完大柘中心小学的毕业班学生后,我就升到大柘中学,成了初二毕业班的政治教师。第二年,我又被抽调支援山区,下派到蔡源初中,担任数学教师。”周瑞发说。

  在蔡源初中,周瑞发足足待了10年。他回忆,当时蔡源初中的校舍是养猪场改造的,都是一间间低矮的平房,课桌椅也很破旧,就连他的教学工具,除了圆规、三角板以外,都要自己手工制作,“所谓的黑板就是用一块木板刷上黑漆,凑合着用。”

  由于场所老旧,学校就在每间教室的前后隔出了空间,用作全校5个教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在周瑞发的宿舍里,有一个“火笼”改造成的烟灰缸,每个深夜,抽着烟处理学校的教学工作,成了他最难忘的记忆。

  1982年,蔡源初中由于办学质量好,被批准新建教学楼。教学楼的第一层完工后,因为父亲去世,周瑞发又被调回大柘中学。

  在大柘中学的8年间,周瑞发亲眼见证了学校的改变。校内有了新的教学楼、实验楼、食堂,课堂上有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带玻璃板的幻灯机,甚至还有了一架当时价值1万余元的钢琴。

  后来,周瑞发又先后被调往蔡源初中担任校长,调往遂昌三中从事政教处工作兼民族中学筹建工作,直到2010年退休。

  “相比我们那个年代,现在的教学条件,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人人都有学上,人人都能上好学。”周瑞发说,电脑、投影、多媒体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教具了,食堂里的营养餐菜色丰富,再也不像他们带咸菜都不舍得放油了,更不用说如今的教学手段、教学氛围变化。

  时代的机缘巧合下,教书育人成了周瑞发这一辈子事业的初心。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年,他都会定期回遂昌三中看看,“我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老去的日子里,我也要做到不忘初心,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记者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