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遂昌

小山村“大”产业

车前以“爆”引流 铺筑乡村产业振兴路

2020-05-18 08:41:32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李斌

  记者 郑雨薇 通讯员 王薇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云雾缭绕中,声声鸟啼不时打破静谧。沿着十八弯的山路盘旋而上,经历了无数次“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才来到了连名字都带着诗意的车前村。

  距离县城27公里的车前村坐落于遂昌县大柘镇一处海拔825米的高山上,无意间“闯”入这里的的游人,无不惊异于它浓郁的古村色调与穿越时光的古朴气质。放眼望去,那清一色的黄墙黛瓦与层层梯田交相辉映,映照出一个高山村未来的无限希望。

  黄墙土房成“爆点”

  一说到车前村,很多人都会感叹:这是一个风景美如画的村庄!

  车前村最主要的景观就是烟雨濛濛的古梯田和原汁原味的黄墙土房。谁能想到,这曾是个受限于交通、无人问津的贫困村,村民们靠种植四季豆、毛竹为生,山路难行,上山收货的小车一天只来一次,遂昌本地人都很少知道这个村的存在。

  2013年,经村两委多方联系,成功举办了“云天之巅魅力车前”国际摄影文化节,村里的“泥坯房”跃入了人们的眼帘,这个隐匿于层峦叠嶂中的云上村落“撩开了面纱惊人艳”,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让村民看到了“泥坯房”的“钱景”。

  “黄泥土房的原生态是一个‘爆点’,它吸引来了大批游客和各个拍摄团队,带动了全村的旅游业发展。”车前村党支部书记范建武告诉记者,车前村有160多幢黄墙黑瓦的老房子,为了给这些房子的“土味”保鲜,村里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编制了村庄建设总规,设立了黄泥墙保护红线,规定红线内黄泥房严禁随意拆建,并以村民代表会议形式通过《村庄保护公约》,最大程度地保留山村原始村貌。

  发展旅游,不能纯靠古建筑“当饭吃”,不管是游客还是村民,一个整洁美丽又宜居的大环境是基本保障。2015年,车前村开始环境大整治,猪圈、牛栏、旱厕在村中绝迹,新公厕、停车场、小公园、景观小品纷纷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门前种起了鲜花,点缀着四季变化中的村景……如今的车前村,不变的是云雾飘渺的古村风貌,日新月异的是日益热闹的村庄和越来越美的环境。

  高山民宿做引流

  与大多数村庄一样,村子“火了”,就办起农家乐,确实能吸引一部分游客,但这却不是车前村的振兴之道。

  “在人们的印象中,乡村旅游就是到农村去赏花、拍照,开着车当天来回。即便一些村里有农家乐提供住宿,也是低端的,既不舒适也不方便。所以很多人来乡村旅游,也就是吃顿饭,买点农家瓜果蔬菜。”范建武坦言,早在七年前,村两委干部动员了四五户村民开办农家乐,也吸引了一些老年人前来避暑度假。但由于床位有限,村民的参与度不高,车前村的“避暑游”半路“夭折”了。

  2016年,《遂昌县农家乐民宿资源村管理办法》出台,规定旅游资源村的村民签订房屋保留及产权无偿移交给村集体后,可以享受农民异地转移优惠政策。作为遂昌首批农家乐民宿资源村的车前村吸引了温州投资商戴晨晨,签下了村里两幢黄泥房20年的租赁合同,用来投资建造高端民宿。

  沿着车前村的碎石小径拾级而上,推开铁栅栏,两栋精致的小楼浮现眼前。这就是戴晨晨在车前村造的一个浪漫的梦——云逸远山民宿。民宿内有大大的落地窗,每一个房间都能望到山谷里的四季,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我们主打的是高端精品民宿,迎合了当下年轻人打卡网红民宿、圆梦‘诗和远方’的心态,另外也给一些青年白领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安静之所。”戴晨晨告诉记者,针对这一类消费群体,她选择在年轻人常用的社交平台进行推广宣传。

  查看云逸远山的官方抖音账号可以看到,目前,民宿已经“吸粉”5.2万,获得的点赞数超过33万。2019年,云逸远山被抖音平台选为十大最受欢迎的旅宿。借着抖音、小红书的“东风”,云逸远山民宿“火了”。“我们全年入住率大概在70%,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的客房在3月初就已经订满了。”戴晨晨笑着说道,想要预定一定要趁早。

  由“吃饱睡好、拎包就走”转向归园田居,云逸远山的成功,给车前村发展高端民宿提供了提档升级的成功范本。燕窝局、云闲斋、云宿、归云田居……一家家各具韵味的特色民宿在车前村竞相“斗艳”。但对于车前村的村民而言,民宿是“引流”的媒介,如何让它们发展的后劲更足,这就需要把车前的故事讲好。

  一根长粽“话”振兴

  每年端午前后,车前村便到处弥漫着粽叶和糯米的香味,这是车前村民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时候。

  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列为丽水非遗美食的“遂昌长粽”改变了车前村的发展轨迹。2014年,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得知车前村有制作长粽的风俗后,就向村里下了订单。谁曾想,这笔订单竟打开了小山村的“振兴之门”。几年来,车前长粽越来越有名,外地大公司、全国各地微商的订单纷至沓来。在村里举办的遂昌长粽推广订货会上,中国电子商会品牌创新发展中心、丽水蓝城农业、杭州悦想公社等30多家销售平台,现场就签下了500多万元的长粽订单。

  如今,家家户户包粽子、煮粽子,成了小山村的新风尚。

  随意走进一户农家,只见几个农妇身着围裙,绕着长桌依次坐开,利索地舞动着双手,将箬叶交错叠放,倒入糯米,加入馅料……每个人进度各不相同,但制作的粽子却出奇的规整,身边不时有拿着相机的游客拍照记录,甚至有不少游客向村民请教后亲手尝试制作长粽。

  “别看现在人人都会包长粽,几年前却并非这个光景。”62岁的村民范春芽介绍,她虽然年纪与大多数农妇差别不大,但村里的长粽,当属她包得最好。她的工作不仅是自己包,还要教其他村妇如何包好长粽,同时充当“质检员”,检查每根长粽是否达标。“长20厘米,重600克,不合格就得重新修包。”

  “这一个半月时间,大多数农妇都能拿到上万元的工钱。”王新新是车前村“粽言粽语”加工坊的大管家,她所管理的长粽加工坊雇了20多名村民制作长粽,每天支付的工费都要6000多元,“目前全村已经销售了5万多根长粽,要知道去年的年销售量才7万多根,估计今年全年销量可以达到15万根左右。”王新新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为了跟上潮流,她还注册了抖音号做直播,虽然刚刚开始,但粉丝数却在不断上升。

  当然,除了长粽之外,车前村也“折腾”出了不少留客的新花样:春天采茶,夏秋摸田螺、捉泥鳅,秋季打板栗、割稻谷,冬季制作黄米粿……一年四季,游客的体验活动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将原始乡土文化“外销”的同时,从山外而来的现代观念也悄然改变着这个小山村。现在的车前村,山路整洁、山峦滴翠,令人心旷神怡。随着长粽的一炮打响,曾经不值钱的高山茶和蔬菜也卖出了好价格,村民们观念变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用“蜕变”形容车前变迁,并不为过。从只提供食宿到乡土文化与农事体验相结合;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再到特色产业振兴发展;从单一纯粹的住宿形态到满足人们在城镇化浪潮下无法割舍的“乡愁”,毫无疑问,一条独具车前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已铺展在车前人的面前。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