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新闻网

那一年——中国百姓营救美国飞行员

来源:遂昌新闻网   2021年05月28日

  □ 周淑赟

  杜立特空袭,是1942年美国空军中校杜立特率领16架B-25轰炸机、80名机组人员对日本东京等地开展的一次大胆突袭,它的胜利对于当时在二战中节节失利的美军而言具有重要意义。79年前的这场空袭行动,背后还深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中国百姓英勇救助美国飞行员的故事。

  (一)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美对日宣战。1942年1月,美国海军作战部准备向日本首都东京发动一次空袭。美国国防部决定由航空母舰运载B-25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飞往东京,实施夜间轰炸,于次日晨飞抵中国机场降落。同时,请中国政府动员数万民工,在浙江衢州等地修扩建机场,以便美机降落。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的第133天,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美国空军B-25轰炸机,空袭日本东京等地。在完成突袭任务后,按原定计划,机队将飞往衢州机场降落。但在返回途中,由于天气恶劣、联络中断、机上燃油告罄等原因,杜立特下令各机在浙赣上空或沿海一带强行迫降或弃机跳伞。16架飞机,除1架误飞至海参崴迫降外,其余15架或迫降或弃机在浙江、江西、安徽三省境内,75名飞行员中3人遇难、8人误落日军占领区被俘,其他64名飞行员均被中国百姓营救成功脱险。其中,3号机坠毁在浙江省遂昌县柘德乡北洋村(今属柘岱口乡)附近的大坞山麓,5名机组人员1人遇难,4名跳伞。机长伯特·格雷降落在洋溪乡岩坑(今西畈乡)附近的大栋尾,投弹手阿登·琼斯降落在今柘岱口乡坑西村,机械师兼机枪手利兰·法克特则殉职于机舱内。

  为营救美国飞行员,遂昌老百姓开始了一场艰难的接力救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美国飞行员送食、治伤,并想方设法、历尽艰险护送他们安全离开。

  (二)

  当天傍晚,坠毁在北洋村大坞山麓的3号机已严重破损,利兰·法克特的遗体尚夹在机舱内。北洋村村民们把遇难的飞行员从机舱内拉出,在附近掘出一块平地,搭了一个山棚,把遗体放置在棚内,黄富根等村民轮流看守,黄福泰等人则在路口设卡,以防飞机上的东西遗失。后来,在有关方面的联络下,衢州驻军司令部及衢州飞机场派人赴遂昌,会同柘德乡公所,将死难飞行员用上好棺材入殓,将飞机拆卸,经乌溪江水路运抵衢州。

  降落在岩坑村大栋尾的伯特·格雷中尉摸黑拖着一条被树枝划伤的腿随小山涧而下,躲藏在湖岱口村的木桥下。到湖岱口村舂米的廖石利途经此处发现后,马上向刘家村时任洋溪乡乡长的刘佐唐报告。刘佐唐带人将他安置在当时的乡公所刘家祠堂。山路崎岖,又下过一夜雨,大个子飞行员身上的衣服早已淋湿。刘佐唐见状,拿出自己的黑色长衫,示意他换上。后来,村民送来米饭和小菜,但格雷一动不动。语言、文字皆不通,到底如何是好?刘佐唐开始用手比划着往嘴里喂食的动作。这下,格雷懂了,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只鸡,又画了几个圆圈。村民们也懂了。很快,村民送来了几个冒着热气的鸡蛋,还把一只刚出锅的鸡送来作为他的晚餐。在战乱年代,山区农民家庭哪怕过年,也未必能吃上一只鸡。

  第二天一大早,在刘佐唐的安排下,刘芳桥护送格雷去上定乡。从刘家村到上定乡,整整15公里。由于腿部受伤,加上山路陡峭狭窄,格雷每走一里地就要休息一次。他的背包、干粮和一把枪都让刘芳桥背。不仅如此,刘芳桥还让大个子格雷搭在自己肩上一步一步往下挪。刘芳桥后来对孙子回忆说,那是他这辈子走过最累的路。

  一路上,格雷与刘芳桥熟络起来,休息时,他掏出钱包里的照片给刘芳桥看,告诉他这是他的夫人。第二天,刘芳桥返回刘家村,格雷送了他一段路,还送了两枚美国硬币表示感谢。

  阿登·琼斯中尉降落在坑西村猴头山上,天亮后他循山路下山,在金钩下(地名)被坑西村村民黄雄忠兄弟俩遇见。由于语言不通,琼斯心存戒意,不肯接受他们的帮助。直到在坑西村祠堂(民国时已改成小学)看见孙中山的石像,琼斯确认这是在中国,才放下戒心接受村民的救助。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架飞机、一个降落伞和人,他指指伞下的人又指指自己。村民们明白是从飞机上掉下来的。乡长张志伦和村民帮他到坠毁的飞机上取了一些罐头,并给他换洗衣物。在村民的护送下,4月21日琼斯与格雷在王村口区重逢。

  降落在江山县的副驾驶雅各布·曼奇中尉也被村民送到了北洋村。在多方协助和时任遂昌县王村口区区长柴路的护送下,4月22日,格雷、曼奇、琼斯3人从曹碓岭脚(今属遂昌县焦滩乡)出发,乘小船顺乌溪江而下,第二天平安到达位于衢县第十三航空总站临时指挥部,取道回国。

  同样的救援故事,还在浙江江山、象山、三门等地上演。同时上演的,除了温暖的救援和深深的感动,还有日军疯狂的袭击报复和冰冷残杀。

  (三)

  1942年的战火悄然消散,但这段在战争与生死之间结下的情谊却没有褪色。

  1990年9月14日,“杜立特飞虎队”中国考察团的6位代表来到遂昌,与营救人员相会,赠送了由44名机组幸存人员签名的写有中文“多谢”二字的纪念匾,并将当地群众保存的部分飞机残骸带回美国。

  1992年,杜立特空袭迎来50周年。应美国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执委会邀请,刘芳桥等5位老人前往美国。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切尔在五角大楼接见他们并表达深切的谢意,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派特别助理帕尔会见并向营救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与刘芳桥会面的是一名3号机组成员的女儿,她代表父亲宣读感谢信。她说:“要不是中国人救了我爸爸,今天就不会有我站在这里讲话。我从心底感谢中国恩人。”

  当年被中国村民营救的杜立特将军也写信向5位老人表示感谢:“我代表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的全体成员,向我们的中国朋友——那些不惜自己和他们全家承担巨大风险而搭救和照顾我们的人,表示由衷感激!”明尼苏达州州长将由他和州国务卿签名的感谢信交给老人。

  刘芳桥家里至今保存着一本美国杂志,里面记录了美国各界对营救事件的评价。同村的黄志春家厅堂里还挂着父亲黄雄忠与美军飞行员的合影……小小的村子架起了中美两国友谊的桥梁。

  2017年11月10日,美国专门成立了杜立特子女协会。

  2018年9月27日,1942遂昌民众营救美军飞行员纪念馆正式开馆。

  历史的巨轮滚滚前行,那场国际大营救中的多数当事人已经离去,但这份生死之交的友情,在下一代,甚至在更多中美人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并在后人的传承中变得愈加珍贵……

  (5月17日,本文刊发在《学习时报》军事国防版刊发)

0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