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新闻网

遂昌70载交通变迁“映出”满满幸福感

来源:遂昌新闻网   2019年09月26日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新中国成立70年,是遂昌交通大发展的70年。四通八达的公路如长虹横卧,缩短了各地的距离;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加快了与外界的连接;农村公路从羊肠小道到泥巴路再到村村通水泥路……遂昌交通出行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交通格局从零散的站点逐渐向“公铁空”一体化的大交通格局发展。

  如今,当你翻开遂昌交通发展史,你会发现,原来,在这个地处赣闽边界,有着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形的山区县,有着这样一段历史变迁。

  为了经济发展路有了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但遂昌交通运输除钱塘江水系的乌溪江和瓯江水系的襟溪可通竹木排和小木船外,连接外界的道路仅有一条穿境而过的龙游至丽水南山公路,乡村道路更是多数为需要翻山越岭的崎岖小径,运输全靠人力肩挑,毫无发展可言。

  于是,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交通建设首先开始向矿山、林区延伸。“当时不论是老百姓还是政府都是一穷二白,只能靠山吃山。”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新路湾镇新溪村村民周竹鸿回忆道,原本是教师的他,由于难以维持生计,也在那时开始做起了木料生意。

  “刚开始,运输木料都是靠肩运至新路湾,再由汽车转运出口的。”而就在1957年5月,遂昌第一条全程长8公里的手拉车路——新路湾至远路口路建成,路基宽达2米至2.5米,自此拉开了遂昌大修手拉车路的序幕,一批人依靠山中土资源尝到了“甜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官”的作用,更是逐步被各界所认同。“要想富,先修路”,修路一时间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交通事业形成了多渠道集资,出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一起上的好势头。

  七十年代后期,遂昌交通建设不仅伸入到了王村口、黄沙腰等深山区,手拉车路也开始逐步拓宽改造成拖拉机路,路基拓宽升至3—4米。“随着公路的改善和路上运输工具的改变,这个时候,航运已经渐渐没落。”周竹鸿说,到了八十年代,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全县又开始发展联网公路。

  据《遂昌县交通志》记载,在1988年9月14日,随着金竹至古楼公路的建成通车,遂昌全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

  为了出行便捷路好了

  公路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才能让它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时间到了八十年代末,随着遂昌交通建设技术和设备取得突破性改变,“卡脖子”路段的改建工程被逐一提上了日程。

  如今,已经从事交通建设工作30余年的老交通人朱根仁,恰好见证了遂昌交通的突破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刚参加工作那几年,路都还是沙石路,大家上班的交通工具也大都只是一辆自行车。”

  1992年,经过遂昌境内的第一条省道龙丽线(小马埠至上江段公路)改建完工,成功将龙游到遂昌县城的里程缩短了10.3千米。而在该线上,建成的遂昌历史上首座公路隧道——洋条岭隧道,也彻底改变了遂昌交通建设只能沿山造路的历史。 “1992年至2002年,洋条岭隧道那里还设置了一个养路费收费站,每天来往最多的就是摩托车、拖拉机。”朱根仁说,随着省道改建完工,县道也加快了改建“步伐”。

  “印象最深的就是1998年开工的县道三石示线(三墩桥至石练段)改建工程,因为我老家就在石练,以前到遂昌不仅要花费近3个小时时间,路上还都是灰尘,但2002年改建完工后,却只需40多分钟,道路还十分的干净整洁。”朱根仁高兴地说,不仅是这一条路,随着2003年“乡村康庄工程”正式启动,到2006年时全县的县乡道公路就全部结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同年12月30日,遂昌交通史上迎来了更为重要的一件大事,遂昌境内首条高速公路——龙丽高速公路(遂昌段)正式建成通车,打通了遂昌连接外部的快速通道。“这条高速公路的开工对于遂昌这个大山里的县城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从那以后,老百姓坐客车从遂昌到龙游就只需40多分钟。”朱根仁说,进入21世纪后,家庭自备轿车数量开始猛增,于是,在当天高速公路的开通仪式上,遂昌还启动了“发现之旅”自驾车游活动,按下了遂昌旅游的快速发展键。

  为了宜居宜游路美了

  遂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但前期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公路交通落后,旅游业毫无生机。于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遂昌通过旅游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又带动了旅游公路,让旅游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期。

  这不,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在遂昌国家4A级景区——南尖岩的停车场里,每天都会驶进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车。“七八两个月,全村45家农家乐、民宿基本都是爆满的。”2005年,在景区边上开起第一家农家乐的毛立伟告诉记者, 2006年之前,通往南尖岩的仅有一条等外级的林区公路,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当时哪敢想象现在这么热闹的场景。”

  由于交通不便,南尖岩和全县所有的景点一样,始终“养在深闺人不知”。而随着2006年11月,通往南尖岩原先的公路在按四级公路改造完工后,来旅游的车辆开始猛增。“2011年1月,连接南尖岩和神龙谷两个国家4A级景区的通景公路又建设完工,使两个景区行车距离缩短了74公里后,不仅减缓了旅游高峰期的路堵现象,更是增加了不少客流量。”毛立伟高兴地说,现在,他最期待的就是王村口通往南尖岩的通景公路能够早日完工,“到时,游客肯定又会增长。”

  从旅游发展规律看,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行车环境更易激发人们出行的愿望,激活周边“养在深闺”的美景。因此,近年来,遂昌在加快建设通景公路的同时,还不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多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串起美丽乡村、连通美丽景区、联动美丽产业,让遂昌全域变成了一个美丽大花园,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交通“红利”。

  70年,遂昌交通砥砺奋进,不仅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更带来了经济要素的集聚,给曾经的偏远山区带来了发展活力。如今,进入新时代,遂昌交通建设又将迎来新的机遇。“接下去,衢宁铁路的开通,‘两纵一横’高速公路的规划,528国道的实施,通用机场的建设等,都将进一步完善遂昌交通网络,成为推动遂昌经济快速腾飞的重要引擎。”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君剑表示。

  记者 张巧燕 通讯员 周瑾

0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