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遂昌

记者手记

一支画笔 如何重绘乡村

2025-07-10 17:16:12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巫鸯

丽水日报记者 付名煜

  在大竹小岱村云雾缭绕的山腰间,错落有致的农舍前,常能看到支起的画架和专注创作的身影。这种艺术与乡土交融的景象促使我思考:一支画笔,究竟能为乡村发展绘出怎样的可能?

  在“小岱艺舍”民宿的会议室里,胡芳向我讲述了村庄的变迁。从最初种植高山蔬菜,到开办农家乐的热潮,再到如今写生基地的风生水起,从胡芳的语气里,我能感受到她对家乡未来的无限期待。最令她难忘的,是第一次看着画家把村子画进作品,“原来我们天天见的事物,在别人眼里这么美。”这种被“发现”的惊喜,也是艺术焕新乡村的开始。

  在这里,艺术不是阳春白雪,它与民俗文化、地理风貌和日常生活深度融合。我注意到一些细节:村里原先堆放谷物的谷仓,成了艺术生最青睐的素材之一;一个个陆续新建的写生平台,根据周边的景致,被命名为“苍松翠柏”“停云落月”“望云观山”……艺术赋予了平凡事物不平凡的生命力,也让村民重新发现了家园的魅力。

  在采访濂竹乡干部时,我了解到大竹小岱村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提出发展“写生经济”时,村民也曾心存疑虑:这么偏远的村子会有人来吗?当地政府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邀请专家实地考察,组织艺术家来村里进行创作。这种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的务实态度,正是项目能够落地的关键。

  晨雾中,村庄在鸡鸣犬吠中苏醒;骄阳下,蝉鸣声在热浪中愈发清亮;暮色里,农人扛着锄头走过田埂,写生的学生收拾画架,整个村庄笼罩在温暖的余晖中……时序流转,大竹小岱村的实践,本质是在用艺术重新连接人与土地的关系。当村民通过画家的眼睛重新认识自己的家园,当城市来客通过写生体验乡村生活,一种新的城乡对话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