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谈
2025-08-13 15:15:54来源: 作者: 编辑: 巫鸯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军侵略。8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达成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合作,共同抗日。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宣告了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对浙江的国共和谈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七七事变”爆发的次日,处于国民党军残酷“清剿”中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发出通电和宣言,再次敦促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建议与国民党当局再次举行和平谈判。8月24日,闽浙边临时省委代表与国民党闽浙赣皖四省边区主任公署代表在温州城区申江旅馆进行第二次和谈,初步达成五项协议。27日,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发出通知,令所属部队迅速向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集中,以期早日实现对日作战。9月16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等与国民党闽浙赣皖四省边区主任公署代表在平阳县山门会谈。次日,双方达成七项合作抗日协议。
此时,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失去联系的挺进师师长粟裕率部活动于遂(昌)宣(平)汤(溪)边区。粟裕通过分析从金华、衢州等地传出的“共产党投降了,红军被收编了”的传闻,敏锐地觉察到国共两党可能已实现第二次合作,便指派刘亨云率部调查。
在刘亨云查明国共两党确已实现第二次合作后,粟裕立即向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发出《国共合作抗日建议书》,倡议双方举行合作抗日和谈,同时将部队集中驻扎于遂(昌)宣(平)汤(溪)边区门阵村的小溪对岸,进行政治形势教育,开始政治形势教育与练兵活动。
9月18日,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复函红军,要红军派全权代表到离县城五公里的金岸谈判。粟裕等识破对方欲收编红军的阴谋,坚持要遂昌县当局代表到根据地谈判。
10月14日8时,国民党遂昌县当局代表朱镇山抵达门阵。红军代表谢文清、刘清扬与朱镇山在门阵村一张姓农户家中举行合作抗日和平谈判。
朱镇山奉命要求红军下山进城,欲对红军招抚收编。谢文清、刘清扬义正词严地表示,为了共同抗日,挽救国家、民族命运,红军既往不咎,愿意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合作抗日和平谈判,但是合作不是投降,改编不是收编,双方是平等的合作,要保持红军的独立性。同时向朱镇山提出,部队将到浙南集中整编,然后开赴前线抗日,沿途不得为难:既是合作抗日,红军早已停止打土豪,当局应为红军补充弹药、给养。在红军真诚抗日的言行感召下,双方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并商定红军赴浙南途中以“上红下白二尺正方旗”作为识别旗帜。
至此,挺进师在浙江坚持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终于以赢得合作抗日新局面而结束,浙西南地区基本实现和平。
遂昌县档案馆(遂昌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