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广角

抗战时期的遂昌民众剧场

2025-08-19 11:37:34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罗潇

  1938年6月,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对抗日救亡工作作出要“利用所有的宣传方式——文字的、口头的、戏剧、歌咏、座谈会、纪念会、各种刊物、报纸、各种救亡团体进行广大的宣传”的指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共遂昌县委通过下属党员领导隶属国民党遂昌县政府的遂昌民众剧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

  遂昌县档案馆中,存有《遂昌民众剧场概况》《民众剧场、民众教育馆冬耕宣传报告》《遂昌县立民众剧场演出报告表》等档案,从中可知遂昌民众剧场开展革命活动的大致情况。

  遂昌民众剧场成立于1938年10月,设主任一人,下设总务、剧务、负担三股,每股设总干事一人,干事数人。工作人员只有3人专职,其余均为兼任,演员由遂昌民众教育馆及遂昌政工队人员担任。担任剧场主任的中共党员徐银轮克服种种困难,建起了剧场并以剧情动人、场面紧张的抗日独幕剧《三江好》打响了第一炮,获得了遂昌观众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遂昌民众剧场与遂昌简易师范剧咏队联合组成遂昌县抗日救亡剧团,又和遂昌民众教育馆联合成立遂昌县农村巡回演出队。抗日救亡剧团和巡回演出队不辞辛苦地挑着简单的布景道具,爬山越岭,分赴大柘、湖山、王村口、根竹口、石练、北界等山区演出。徐银轮还将报纸上看到的新闻编为短剧演出。在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念日等特殊日子,遂昌民众剧场推出《烙痕》《汉奸的谣言》等新剧目,以提升宣传效果。

  1938年10月25日至1939年4月15日,遂昌民众剧场共计演出83次。其中,城区演出38次,下乡演出42次,辅导其他剧团演出3次。

  为了取长补短、交流经验,遂昌民众剧场在1939年4月下旬会同遂昌民众教育馆、政工队的部分人员组成参观团往龙泉取经。同月,在遂昌、龙泉两县县长的倡议下,国民党第九区专员公署组成“浙江省第九区戏剧参观团”到各县巡回演出,遂昌民众剧场派出7人参加,徐银轮被选为参观团副团长、导演组成员。他们编排了《流寇队长》等10多个节目,巡回第九区十县和金华、永康等地演出3个多月。

  1939年9月,徐银轮调任遂昌县政工室主任,遂昌民众剧场主任一职由中共党员李树龙接任。在李树龙主持工作期间,遂昌民众剧场演出了《雷雨》《前夜》《中华儿女》等进步剧目。

  1941年2月初,遂昌民众剧场国民党遂昌县党部以“遂昌县民众剧场未履行登记,于法不合”予以解散。遂昌民众剧场虽然存在的时间还不足2年3个月,但对推动戏剧改革、扩大抗战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

  遂昌县档案馆(遂昌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