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人文遂昌 > 民间艺术 正文

戏 剧

来源: 作者: 编辑: 李晖

  清乾隆年间有新聚堂高腔班在县境各地巡回演出。蔡源的蔡和班是县内最早的乱弹戏班。道光年间演出《阴阳年》等乱弹剧目。职业昆腔班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的叶群玉班。至清末,县内有21个木偶戏班,光绪三年(1877)建的邱顺德木偶戏班在全县术偶戏班中最负盛名。

  民国27年(1938)春,新四军(由红军挺进师改编的支队)随军服务团和遂昌简师剧咏队分别演出话剧(时称文明戏)《捉拿汉奸》、《刘英将军杀日寇》等剧目。是年,县民众剧场男女合演《雷雨》、《三江好》、《桃李春风》、《活捉日本鬼子》等几十个剧目。次年,遂昌、青田、龙泉、云和等县联合组织浙江省第九届戏剧工作参观团,在县内城乡演出宣传抗日救国的剧目。越剧、京剧也在此时传人。

  清以来,县内戏剧团体有:

  蔡和班 清中叶,蔡源村金小六之子学戏艺成,乡里集资兴办“蔡和班”(又称蔡源班),致力于徽戏乱弹剧目的提高,为当时处州名班之一,演出的《海潮珠》、《斩包勉》、《卖花记》等剧目独具风格。建国后,改为农村业余剧团,上演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79年后恢复,以新的风貌活跃于山乡。毛春聚班 建于乾隆三年(1738),由关塘村毛氏子弟于农闲学戏.在当地演出。世代相延200余年。演出《九龙阁》、《万里侯》、《血手印》、《沉香阁》等20多个剧目,小戏50多个。建国后,演传统剧目的同时,演出一些配合当地中心工作的宣传节目。

  叶群玉昆班 光绪二十九年(1903),社后村铁业富户叶会亨出重资建班。招徒40余名,聘名伶教演昆曲。演出《牡丹亭》、《钗钏记》、《长生殿》、《火焰山》等剧目。常到金华、衢州、处州等地演出,为闻名浙西南的班社。光绪末年消失。团体舞台 民国15年,下马村黄老三兴办。演出人员40人。初演唱松阳高腔,后改婺剧。至20年解散。

  民众剧场 建于民国26年,设在城内王祠(今遂昌剧院址)。剧场负责人、导演及演员大都是从沦陷区来遂的革命知识青年。他们在中共遂昌县委领导下,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29年演出话剧《塞上风云》等。30年春,县政府下令撤销。醒狮舞台 建于民国30年,演出绍兴文戏。除在县内演出外,还到宣平、松阳、衙州、龙游、江山等地演出。主要剧目有《孟丽君》、《龙凤锁》、《双锦花》等20多个。34年解体。

  遂昌县越剧团 1955年5月,原班主制的文艺工人越剧团在县境演出,就地登记,改名遂昌县越剧团(女子越剧)。系集体所有制。1956~1963年间,陆续招生培训,充实艺术骨干,提高演出水平。县府派国家干部驻团工作,建有党支部。1960~1965年最盛,演出50多个传统剧目,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泪洒相思地》、《打金枝》、《铸剑》、《白水滩》、《梁红玉》、《混天珠》、《张羽煮海》、《赵氏孤儿》、《叶香盗印》、《女驸马》、《追鱼》、《秦香莲》、《刘海》(改编)、《一捧雪》(改编)、《御河桥》等;大型现代戏有《白毛女》、《党员登记表》、《节振国》、《红色风暴》、《南海长城》、《红珊瑚》、《红灯记》、《畲庄新歌》(创作)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女子越剧团被当作“60年代怪现象”而砸烂,多数演职员调离或改行,少数人员进“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恢复建制,1982年5月因遂昌、松阳分治而撤销。

  遂昌县婺剧团 原钱春福舞台,于1955年5月在松阳县登记,改称松阳县红旗婺剧团。1958年,松阳县并入,改称遂昌县婺剧团。以演唱徽戏为主,亦演乱弹。系集体所有制。1960年始,县府派国家干部驻团工作,建党支部。1957年和1963年举办两期学员培训班,经调整充实,为丽水地区实力较强的艺术团体。主要活动于金华、丽水、衢州一带。能演165个传统剧目,其中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借东风》、《四进士》、《将相和》、《花钿错》、《杨八姐游春》、《万里侯》、《三请梨花》、《大破洪州》、《汤公除霸》(创作)、《绝缨会》(创作)、《逼上梁山》、《恩仇记》、《碧桃花》、《秦香莲》、《状元打更》等。1964年后上演《杨立贝》、《血泪荡》、《八一风暴》、《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夺印》、《千万不可忘记》等14个大型现代戏。1970年改建为“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县文宣队)。1971年改为全民所有制。1977年恢复原剧团建制。1979年赴杭演出《三请梨花》,爆满24场,轰动省城。新编剧目《汤公除霸》赴杭参加国庆35周年献演并获创作奖。有2人获省小百花奖,6人获省地青年演员奖,1人获省优秀园丁奖。1987年4月撤销。遂昌县木偶剧团 建于1964年,由民间艺人和原县婺剧团、越剧团16人组成。系集体所有制。将一人提线的小木偶改为由男、女二人提线演唱的大型木偶。演现代戏为主。主要剧目有《金沙江畔》、《半夜鸡叫》、《东海小哨兵》、《智取威虎山》等。在金华、衢州、龙游、松阳、丽水等地及县内城乡演出,颇受欢迎。“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行头被作为“四旧”焚毁,剧团解散。

  城乡业余剧团 1949年秋后,农村陆续兴办业余剧团。1951年冬,举行第一次全县农村业余剧团会演,以农民翻身作主人和抗美援朝为主题,剧种多为越剧、婺剧。次年,遂昌中学、妙高小学师生演出歌剧《王秀鸾》、《王贵与李香香》、《刘胡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血泪仇》等。厂矿、农村业余剧团演出《渔夫恨》、《合家订计划》、《反对细菌战》、《改造懒汉》等剧目。1953年元旦,举行第二次全县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演出21个剧目。1954年组织农村业余剧团配合农业合作化、粮食统购统销演出《全家光荣》、《柳金妹翻身》、《卖余粮》等剧目。为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58~1960年举行3次业余剧团会演。“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演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全剧或选段。1974~1984年,每年举行一次全县业余文艺调演。群众业余改编和创作了小戏《悦来店》、《干将求师》、《山里人家》、《老猪倌招亲》和曲艺《上门》等100多个剧目。《桃花渡》、《审“鸡”劝夫》获省群众戏剧征文鼓励奖。1986年举办戏曲演唱大奖赛,64人参赛,剧种有婺剧、越剧、京剧、昆剧、黄梅戏等。是年12月,参加省业余剧团清唱大奖赛,1人获三等奖。1990年有城乡业余剧团48个。

  1979~1990年,县文化馆共举办戏曲培训班76期,培训骨干1500余人次。遂昌剧院于1979年建剧评小组,至1990年共出剧评专栏60期,评论文章650余篇。戏剧论文《民族戏曲与荒诞派》获田汉论文三等奖,《浙江高腔剧唱概述》获省首届戏剧论文一等奖。1984~1990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戏剧论文20篇。

相关文章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