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古 建 筑
来源: 作者: 编辑: 李晖
郑秉厚府第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址云峰镇长濂村,明万历年间建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明德堂”、“议事厅”,前后各一进,面积601平方米。附属建筑有套间、厢房、绣楼、后花园等。大门两边置精雕抱鼓石一对。此府第是郑秉厚任吏科给事中时建。
遗爱祠门墙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址县城小学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汤显祖离任遂昌知县10年后,县人缅怀其德政,请画师徐侣云赴临川为汤显祖画像,为其立生祠纪念。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县缪之弼建祠奉祀,并作《遗爱祠记》。原祠已圮,仅存门墙,有“遗爱祠”额书。
陈宅大屋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址县城北街五弄,建于明代末年。主体建筑三进,硬山顶,部分封火山墙,板瓦阴阳合铺,梭形柱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台基卵石砌筑,周砌条阶石,方砖墁她。一进置木结构大门,门顶设钻四只。二进为石库门,砖砌山墙。左右各设轩间,每进各轩均设天井,小卵石砌筑图案墁地装饰。现保存面积约1400平方米。
鞍山书院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址云峰镇长濂村外马鞍山,建于明代。占地540平方米,三进两厢,木结构庭院式建筑。光绪《遂昌县志》载:“明代慈溪状元杨守勤未试棘阍前曾执教于此。”有《戏题池上小舟》诗云:“碧水浮新沼,儿童芥作舟。有帆常不卷,无棹任漂流。去去沙为梗,行行石又留。遥知蔽月舰,须向尾间搏,”从中可以看出他发迹前教育儿童的雅意和追求功名的抱负。
杨守勤,万历三十二年(1604)春三月登进士第一甲第一名。
外坪砖塔 址湖山乡下坪自然村约1公里之山上。砖砌塔,原为六面七级,现在第一至第五级尚存,第六级半圮,第七级及塔刹全没。塔中空,塔室层楼构架,楼地板,中心柱均腐朽坠落。塔壁内外涂石灰浆,俗称“白塔”。各层均以四道菱角牙子出檐。塔基每边宽2.93米,每层高2.10米。康熙《遂昌县志》载:塔名“锺秀”,奕山朱氏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建。柘岱口寨墙 址柘岱口乡柘岱口村内岭路之中部。券石筑门,高3.06米,进深2.75米,门底部宽1.87米,门之左右用大块石头垒砌成寨墙,长约百米。古为遂昌、浦城重要通道,系遂昌边防设施之一。明隆庆元年,遂昌知县池裕德曾置兵扼守。
云峰古亭 址云峰镇古亭村中。全亭长9.25米,宽3.45米,面积31.41平方米。分3间,庑殿顶,板瓦阴阳合铺。五架抬梁木结构。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
长濂郑氏宗祠 址云峰镇长濂村内。二进五开间,硬山顶,板瓦阴阳合铺。五架抬梁与边贴穿斗的混合木结构,柱头按瓜楞坐斗,踬形础,方砖墁地。梁枋雕卷云、花卉、百鸟朝凤等图案,月梁鱼鳃纹粗短,椽上施望砖。建筑雕刻细密有致。砖砌斗棋台门,门额书“郑氏宗祠”,署“嘉靖辛亥年”,阳刻。系明嘉靖三十二年所建,总面积572平方米。
石练束氏宗祠 址石练镇上街。三进五开间,石库大门,青砖门墙施压地隐起精雕,门额“朱氏宗祠”。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大门左右列耳门。全桐面积438平方米。建于清初,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1 989年复加修葺。
大柘泉湖寺址大柘镇街头柘溪东。清初建寺,占地约300平方米。后来寺僧寥落,至清末已作馆教之所。20年代曾为县立第二小学暂住施教。寺今存。
象岗太虚观址石练镇象岗村东楼峰下。唐乾宁二年(895)始建。原属道观,崇奉道家神像,有道士居此修炼。元代崇佛,观中兼供佛座,成为道、佛合流殿宇。年久倾圮。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竹隐禅院。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成为学子肄业之所。亦奉文昌帝君与孔子像,增建屋字,扩大规模,演变为儒、释、道三教合流场所。观宇失修,陆续倒塌,现修复观音堂。
观音岩佛殿 址石练镇大茂坑村西北山中。殿在岩下,旧名寿星岩。一进三间,木质牌门,三楼、四柱、剔地突起精雕,翼角发戗起翘,板瓦阴阳台铺。门前计踏垛5级。殿中立“观音碑”一方。
连头通惠石拱桥 址马头乡连头村西端。全“条石构筑,五孔石券门,拱壁横联砌,跨濂溪。全长53米,宽4米,桥面距平均水平10.5米,每孔跨度均0.9米,两端各立石狮望柱一对。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 712)t原为廊屋桥,屡圮屡建,至清道光十一年重建为石拱桥,易连头桥旧名为通惠桥,有碑记。
黄塔佛殿桥 址龙洋乡黄塔村南面水口。桥作东西横向,长17.75米,宽4.8米。木梁廊屋,纵向明间通按佛龛,行人横向出入,两堍封闭建造佛龛,供奉神位,俗称“佛殿桥”。格扇门,槛窗等装修完整,牛腿雕刻人物花卉,桥下悬崖飞瀑,连贯名胜十八龙湫。明代始建,名“宝善桥”,清道光、光绪、民国多次重修。
遂昌、龙泉界桥 址坟口乡坝头村小溪上。桥之一端接龙泉县辖境。术梁廊屋桥。引桥2间,主桥9间,宽4.3米,全长28米,距水面3.3米。桥屋中部耸起为重檐。悬山顶,板瓦阴阳合铺。清初始建。民国30年(1941)重修。为遂、龙通道。
娈山古井 址湖山乡奕山村中。清乾隆以前井废,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至今已200余年,仍可汲水。井深约6米,井壁卵石砌筑,井口用条石砌成正方形井圈,条石厚0.22米,外边长1.3米。一面阴刻楷书“乾隆辛丑夏朱埔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