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乡镇风采 > 乡镇概况 正文

黄沙腰镇

来源: 作者: 编辑: 李晖

  一、概况

  (一)位置与面积 黄沙腰镇地处九龙山麓,位于遂昌西部,距遂昌县城85公里,有浙江“西藏”之称,东靠蔡源乡,东南连龙洋乡,西南毗柘岱口乡,西北接西畈乡,北邻湖山乡、衢州。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为216159亩,而耕地面积仅4724亩,是个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镇。

  (二)气候与水文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全年平均气温16.8℃,最高七月气温平均27.7℃,最低一月气温平均5.3℃。多年平均降雨量1771.9毫米(1954年-1989年),最大年降雨量达2505.8毫米(1975年),最少年降雨量为1330.3毫米(1986年)。境内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温度相对稳定,日照充足,除偶有旱灾外,自然灾害少。

  周公源自西南入境向北流至湖山乡,境内有钱江水系小流域杨茂源(流域面积36km2,主流长度11km);罗汉源(流域面积24.70 km2,主流长度10.20km) ;黄脱坑(流域面积13.00 km2,主流长度4.50 km);砻下坑(流域面积21.70 km2,主流长度为13.20)等小流域都注入周公源。

  (三)自然资源

  境内属中山区。地势东、西高,中部低。仙霞岭分支由西南入境。迤逦宇西和东南,有千米以上山峰60余座,南部九龙山主峰1724米为县之最高峰,浙江省第四高峰。设九龙山自然保护区1983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镇林地占95%,是县木材料主要产地。森林、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梯田土薄水冷,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在总面积中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占53%,近年来发展高山蔬菜成为一大热点。已知矿藏有莹石,主要从事矿藏开发的有德氟矿业有限公司(开发黄沙腰村境内矿藏);旺坑矿业营石有限公司(开发旺坑境内的矿藏)。县道三际公路自东入境,逆北转西南;乡道公路上定逆西北去西畈乡。

  二、建制沿革

  (一)历史沿革:1929年曾置洞定乡,1949年沿称洞定、柘德乡。1950年改称洞福、上德乡。1956年3月洞福乡的福罗淤村划归琴淤乡后,两乡合并称上定乡。1958年称火箭公社上定生产大队。1959年称黄沙腰公社上定、大洞源管理区。1961年两管理区合并称上定公社。1983年称上定乡。1985年分设大洞源乡。1992年两乡合并称黄沙腰镇。

  (二)行政村和人口分布:全镇辖18个行政村,自然村77个,2008年年底总人口8491人,户数2715户。其中农业人口8175人,人口较为分散,18个行政村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仅大洞源、上定两村。

  三、经济发展状况

  与全县十八个民族乡镇对比,黄沙腰镇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海拔相对较高,全镇最高海拔840余米,最低海拔也有300多米。我镇粮食生产以单季稻为主。属于中山区乡镇,全镇的山林面积较广,是我县的重点林区。2008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11.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3元。

  (一)农业:黄沙腰镇是个山区小镇,耕地面积少,林业比重大,农业相对滞后。在30、40年代,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农民无力增加农业投入,只能是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根本没有先进经验的推广运用,水稻产量十分低下,亩产不足200公斤,农民只能在山上开垦种杂粮度日。解放后,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热情大大提高,响应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走集体化道路。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社到人民公社,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建大洞源铁卢岭水库;改高杆品种为矮杆品种,改一熟制为二熟制,先进的技术得以应用。特别是三际公路的开通,化肥、农药的投入与使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在高级农业社期间“瞎指挥”又使粮食生产进入低谷。

  1977年以来,杂交水稻的推广,给农业带来了生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过3年的努力,全镇粮食基本能自给。1982年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贯彻中央关于完善农业生产承认制,延长承包期限;科技兴农,大大解放了生产力,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顶峰,全镇粮食完全能自给,并有余粮。90年代农村经济开始活跃,传统产品烤薯的开发,食用菌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大增。2000年,高山蔬菜的崛起,又给农村经济注入了生力军。2007年,全镇烤薯产量达450余吨,年底实现总产值500余万元。种植高山蔬菜1200亩,实现总产值600万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迅速发展,截止2007年年底,全镇有各类茶园3019亩,苗木基地30亩,水果基地1470亩。

  茶叶、水果:近几年,通过对旧茶园的改造,大力投入,发展名优茶,建立无性系良种新茶园,创办无公害茶厂、茶园,提高茶叶品质,2007年名优茶产量64吨,产值194万元。

  (二)林业:据森林资源调查,我镇有林业用地179525亩,占土地面积的88.45%,人均21.93亩。有林地面积167797亩。其中用材林158269公顷,经济林6313公顷,竹林3215公顷。

  (三)工业:

  1、小水电开发

  已产生效益的有洋亩口电站(位于上定村)装机容量125KW,1992年投产;砻下坑电站(位于小洞源村)装机容量650KW,1982年投产;大熟电站(位于大熟村)装机容量800KW,2004年5月投产;黄沙腰电站(位于黄沙腰村)装机容量200KW,1980年投产;瀑坑电站(位于黄沙腰村)装机容量200KW,2000年10月投产;吾家柱电站(位于定淤潭村)装机容量640KW;黄金滩电站(位于邵村村)装机容量500KW;周公源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5.36万KW,其中一级电站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62Km2,水库总库容2147万m3,一二级电站于2009年3月27日投产,三级电站于5月24日投产。

  2、矿藏开发

  德氟矿业有限公司(开发黄沙腰村境内内久尖矿藏);旺坑矿业萤石有限公司(开发旺坑境内的矿藏)。

  3、农副产品加工

  黄沙腰高山食品有限公司(加工黄沙腰牌烤薯、龙谷丽人及高山毛峰等茶叶);山花食品有限公司;山友食品有限公司等。七树湾酒厂(1995年建厂,生产黄沙腰牌黄酒,年生产总量约10多吨,主要在本县境内销售)

  四、第三产业

  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其他各种行业的发展。组建农产品专业营销队伍,成立了黄沙腰烤薯协会。同时运输业、竹农服务业、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在每年烤薯生产加工旺季,户户昼夜加工。据农机部门的统计,2008年全镇共有大型拖拉机13辆,随着浙13新品种的引进,为黄沙腰烤薯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浙将给黄沙腰镇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杨茂源村的镇村休闲旅游农家乐正在实施当中。

  五、特色产品:

  遂昌烤薯:黄沙腰烤薯是黄沙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优特优农副产品,其外观呈琥珀色,鸡心状,口味甜润,具有较悠久的历史,其原料——番薯(又名红薯、白薯、山芋、地瓜、红苕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番薯能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番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另有史料记载,番薯还有治痢疾和泻痢、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据科学检测发现,番薯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份,还具有防癌抗癌的奇妙功效,据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对26万人饮食生活与癌的关系统计调查,科学家通过对40多种蔬菜抗癌成份的分析及实验性抑癌实验结果表明,熟番薯对肿瘤的抑制效应名列前茅。由于上述种种独特功效,加之山清水秀无污染的生产环境,科学卫生的加工工艺,便于食用的无菌真空包装,黄沙腰烤薯已成人见人爱的居家、旅游、消闲之绿色保健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理想珍品。3000亩“浙13”为主的优质烤薯原料基地为我镇提供烤薯的原材料;“黄沙腰”牌烤薯曾获得浙江省农博会2002、2003年度金奖,被誉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省绿色农产品,是我市名牌产品,“黄沙腰”牌成了我市的著名商标。

  九龙雨雾梨:生长在海拔800米高的环境,故又称“高山云雾”梨,皮薄肉细,酥脆爽口,汁多渣少,具有清肺、利肠、止咳、降火、解渴之功效。

  还有黄沙腰腊肉,高山茶及各类农产品等都是值得一尝的。

  四、社会发展状况

  (一)教育 黄沙腰小学是黄沙腰镇最早的学堂,当初命名为“萃青初级国民小学”,创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原址设在上定村保兴区。1916年,学校迁入“郑氏宗祠”。1935年,国民党部队强驻学校,学校被迁到狡小的“文昌阁”上课,下半年“文昌阁”又被政府占用,校址迁到“关公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才搬回“郑氏祠堂”。1940年,学校改称为“洞定乡第一保国民学校”。1942年,开设高小班,学校更名为“洞定乡中心国民学校”。

  1949年解放后,称为“公立上定完全小学”。1954年改称“黄沙腰区中心小学”。1978年下半年“区教办”撤销,恢复“区中心”,该校定名为“黄沙腰区中心学校”。1992年学校更名为“黄沙腰镇中心小学”。

  2002年,黄沙腰镇中心小学校址由上定迁到黄沙腰鲤鱼山下。黄沙腰中学是黄沙腰镇的最高学府,创办于1958年秋,当时命名为“遂昌县第三初级中学”。学校位于九龙山麓鲤鱼山丘上,占地面积6886平方米。2002年,建立了校园局域网。2003年,西畈、柘岱口中学被撤并入黄沙腰中学,学校规模也随之扩大,同时新建教学大楼投入使用缓解了学校用房紧张问题;在该年学校还增设了另个多媒体教室。2006年,黄沙腰镇中心小学与黄沙腰镇中学合并为黄沙腰镇中心学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4318平方米,其中校舍总面积8721平方米。学校现有计算机50台,多媒体教室3个,实验室3个,图书室1个,钢琴1架,图书6650册。共有教师48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县级名师2人,学校教师在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奖。有教学班15个,学生660人。其中小学1所,班级9个,学生375人,教师23人;幼儿园4所,幼儿110人,幼儿教师5人。

  学校教学活动非常活跃,教师获国家级指导奖16人次、县级指导奖8人,省级优秀奖2人、市级优秀奖6人、县级优秀奖11人,教师论文获国家级奖7篇、市级奖4篇、县级奖73篇,教师优质课或教案都曾获市、县级奖。学生获国家级奖30余人次,省级奖6人,市、县级共70余人次。学校荣获国家级奖,有“教坛新秀”10余名。被命名为“中国手拉手地球村”2所,有市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省级雏鹰红旗大队。学校近几年先后被命名为首批“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被评为遂昌县“文明单位”。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第一”的宗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名列遂昌县乡中学前茅。历年来,都有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及优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黄沙腰镇被评为省教育强镇。

  (二)卫生 黄沙腰中心卫生院原名黄沙腰区卫生所,始建于1951年8月,第一轮负责人党勉,温州乐清人,卫生所最初设在一座大约100平方米土木结构民房里,1977年,在黄沙腰村普坑口新建二层砖木结构门诊综合楼440平方米和住院部、仓库等,1999年将原住院部、仓库拆建成新门诊楼671平方米、综合用房230平方米。

  医院现有职工24人,开设有中医科、妇产科、小儿科、口腔科、骨伤科、防保科等科室。2005年7月,按照上级指示实行计卫合作,并配备了相应人员。现有病床12张,配备有100、200毫安X光机、进口B超、心电图机、尿液分析仪、胎声监护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生化分析仪、乳透仪等仪器,已达到疫情网络上报。2002年该医院分别省卫生厅、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同年还被评为乡镇一级医院。下属上定卫生院、大洞源卫生院,担负着本镇及柘岱口、西畈等周边乡镇近2万人的医疗、保健任务。

  (三)基础设施建设:1995年起,我镇开通程控电话,至今全镇18个行政村都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联通两家通信公司先后在大洞源、上定村等地建起移动电话基站6个,网络覆盖全镇各村。固定电话装机近1520部。2003年3月开通宽带上网,现有29个端口,60余台电脑上宽带网。2007年底全镇6个村开通宽带上网。2003年,开始实施康庄工程,对全镇范围内的通村公路进行拓宽硬化,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

  (四)人民生活:该镇人均收入逐年攀升。1994年为852元,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3674元。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自2001年“电视入户”工程实施以来,我镇偏远自然村共有39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小前端和集中收看点,全镇各村用户都能收看中央台和省台的电视节目。2006年起,开始实施有线电视并网,18个村全部拉好电视网络终端,到目前,黄沙腰、东坞、范山、杨茂源、大熟已并网入户,小洞源村正在实施。

  五、文化与名胜古迹

  (一)文化 黄沙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民间文艺、民歌民谣、民间传说等文化丰富多彩。

  1、文化事业

  农村俱乐部:早在80年代初,上定村、仙人坝村、黄沙腰、大熟、杨茂源等村就建立了农村俱乐部。仙人坝逢莱俱乐部、黄沙腰俱乐部还曾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

  农村剧团:70至80年代,黄沙腰农村剧团非常活跃。先后有大洞源剧团、小洞源剧团、上定等剧团,这些剧团在过年过节都要热热闹闹地演上几出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80年代中期,这些剧团活动渐渐减少,直至后来偃旗息鼓。

  剧院:80年代初,剧院渐渐兴起。当时主要村庄如上定、黄沙腰、仙人坝、大熟、杨茂源等都建造了村影剧院。

  2、民间文艺

  灯彩:黄沙腰镇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其中最为出名的是灯彩。有龙灯、马灯,花灯等,逢年过节热闹非凡。现在电视普及,这类活动也逐渐被冷落。

  唱班:小洞源唱班成员前身为小洞源剧团的部分成员,他们在劳作之余,逢年过节,经常聚在一起,唱、吹、拉、敲、打,自娱自乐。

  (二)名胜古迹及旅游景点

  黄沙腰镇地处九龙山麓,境内属中山区,地势东、西高,中部低,仙霞岭分支由西南入境。高山巍峨耸立,连绵起伏,生态环境优越,山林茂盛,名木繁多,空气清新,溪水清甜,风光优美,夏日凉爽,舒适宜人,是遂昌近郊的避暑胜地。

  迤逦宇西和东南,有千米以上山峰60余座,南部九龙山主峰1724米为县之最高峰,浙江省第四高峰。设九龙山自然保护区1983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古木参天,花草纷呈,空气清新,风景秀丽,随着四季的变化,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面。阳春,万木竞秀,山花烂漫;盛夏,浓荫蔽日,凉气袭人;金秋,霜点丹叶,野果飘香;隆冬,山峦起伏,银妆素裹,春色犹存。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原始森林和各种飞禽走兽,还可以看到杜鹃长廊。真正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而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九龙盗珠》、《十八罗汉》、《跳鱼井》、《蔡相岩》、《神仙钓鱼》等。还有天狮岩(旺坑村境内),鹰咀岩(黄脱坑村境内)都可以让你一饱眼福,赞叹造物主的神奇。全镇森林、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梯田土薄水冷,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在总面积中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占53%,近年来发展高山蔬菜成为一大热点。

  此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李氏宗祠、李姓大屋,都是建于清朝末年的古建筑。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2001年该建筑被县政府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屋中雕栏画栋,美不可言,是人们大饱眼福的好去处。还发展了以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杨茂源村农家乐,沿河而建,能接纳百余人用餐,接待三十余人住宿,有腊肉、土鸡、干菜扣肉等拿手好菜,地道味美,娱乐设施齐全,活动丰富,扑克、麻将,还可钓鱼,五月登山赏杜鹃,登九龙山赏九龙风光。六、人物

  黄沙腰代有杰人,历来人才荟萃。现都奋斗在各行各业或分布在国内和世界各地。

  (一)人物传

  郑邦桢男,出生于明代,上定人,熟内经,施医济人,介不取。

  郑文浩男,出生于明代,上定人,医官,精医术,授太医院吏目。

  李兆荣男,清中叶,黄沙腰村人,乾隆间福建即用县知县。

  李延荣男,清中叶,黄沙腰村人,嘉庆间钦取八旗教习。

  李本荣(1801-1862),黄沙腰人,举人,道光间八旗教习升同知嘉定县知县。

  张春法男, 1953年出生,黄沙腰村人。1982年任中共遂昌县委办公室主任,1984年1月任中共遂昌县委副书记,1987年4月,任庆元县委副书记,1992年12月任遂昌县委副书记,1996年6月至今任中共丽水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相关文章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