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人文遂昌 > 文化遗产 正文

汤显祖佚文署款的思考

2010-11-25 08:57:10 来源: 中国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李晖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他的诗文和戏曲作品在明代末期就编印成集。较早的版本有明天启元年(1621)韩敬编印的《汤若士全集》,一名《玉茗堂集》,该集未收《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和戏曲作品。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汤显祖集》,一、二册诗文部分,徐朔方先生笺校;三、四集戏曲部分,钱南扬先生笺校。此后,研究者把在民间再发现的、《汤显祖集》未收录的汤显祖的诗文称为“佚文”。1999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徐朔方先生笺校的《汤显祖全集》,在“补遗”中收入了有关的“佚文”。这是迄今最为完备的汤显祖作品集。

  2006年,在遂昌举行的中国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浙江大学周明初先生的论文《〈汤显祖全集〉中所收〈何母刘孺人墓志铭〉等三篇辨伪》,认为《何母刘孺人墓志铭》和《蕲州同知何平川先生墓志铭》篇末所署“赐进士出身承德郎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汤显祖拜手撰”,其中署名“赐进士出身”和“承德郎”两处均有误;《题叶氏重修宗谱序》篇末所署“时万历乙未春王之吉,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遂昌县事临川汤显祖拜首书赠”,其中署名“赐进士出身”和“文林郎”有误。文章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指出,汤显祖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以第三甲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徐朔方《汤显祖年谱》),落款应署“赐同进士出身”,而误署“赐进士出身”。两篇“墓志铭”中署“承德郎”,按明代散官品秩升授制度,《大明会典》卷六《吏部五》:“俱于三年以后照例升授……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汤显祖考中进士后,先在礼部观政,万历十二年除南京太常寺博士(正七品),万历十七年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正六品),万历十九年,因上《论辅臣科臣疏》,被贬徐闻县典史。因“汤显祖任正六品的主事一职只有二年多并不满三年,只能是初授承直郎,而不可能升授承德郎。”因此,当署“承直郎”,不当署“承德郎”。《题叶氏重修宗谱序》中署“文林郎”,《大明会典》卷六《吏部五》:“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宣议郎”。汤显祖于万历十二一年(1593)量移遂昌知县,《题叶氏重修宗谱序》作于万历乙未(二十三年,1595),从任命遂昌知县到写序,任正七品不满三年,署款中只能署“承事郎”,而不可署“文林郎”。由此认定,三篇文章当系伪作。

  读了周先生的文章,受益匪浅。我当时连续看了好几遍,很赞同周先生的观点。那段时间,我经常会想到这篇文章。想多了,自然会联想到一些其他的问题。就是按周先生的观点,从字面上来看是对的;然而从情理上来分析,又难以理解。比如,汤显祖在遂昌知县任上,与独山叶氏交往甚密,经常与叶澳诗酒唱和,收叶澳的弟弟叶梧、叶干为学生,偕屠隆游独山,留下了《赤壁望浦城》和《青城山》等诗文。就凭汤显祖和独山叶氏的交情,独山叶氏在修宗谱时,叶氏有请,汤显祖为作之序,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符合常理的。独山叶氏为什么会把汤显祖的身份搞错?古代编修宗谱时,请名人作序跋、传状,以提高本宗族的门第声望,这是常有的事。独山叶氏请汤显祖作序,是慕汤显祖的名望,为什么又会把署款搞错,将“赐同进士出身”写成“赐进士出身”、“承事郎”写成“文林郎”,以致画蛇添足,授人以柄呢?

  由此,又想到另一层。汤显祖为独山重修宗谱作序,落款的身份是汤显祖本人当时就写上,还是编修宗谱的人后来再添加的?若是汤显祖本人写的署款,似乎不可能出错。若是汤显祖写了序的文字,没有署款,后来编修宗谱的人把署款添上。他们认为汤显祖是名人,把汤显祖的身份“赐同进士出身”写成“赐进士出身”,“承事郎”写成“文林郎”,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因此,以署款身份不符,认定序文是伪作,就《题叶氏重修宗谱序》来说,似乎难以令人信服。

  联系近些年遂昌陆续发现的一些汤显祖的佚文,如序、记、像以及署名汤显祖题的匾额。有的只署“临川汤显祖”。无独有隅,也有署“赐进士出身”和“文林郎”。如:

  长濂《郑氏族谱》第六卷《昭德》载《大中大夫郑公苍濂神道碑》,署款为“赐进士第文林郎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知遂昌县事晚生汤显祖顿首拜撰”,另见长濂郑氏宗祠民国期间编印的《郑大夫诒行录》,署款为“赐进士第文林郎南京礼部祭清吏祠司主事知遂昌县事晚生汤显祖顿首拜撰”。

  王村口《王溪戴氏宗谱》载《明八世祖屏山公传》,署款为“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特授遂昌知县事临川玉茗汤显祖拜题”。

  “中兴良将”匾,汤显祖为遂昌县城西郭周世先祖周景庆题,署款为“赐进士第知遂昌县事临川汤显祖”。

  “望隆月旦”匾,写在遂昌县北界镇白水村周氏宗祠第一进明间前内柱大楣上,署款为“文林郎知遂昌县事汤显祖”。

  云峰镇长濂村郑秉厚(1535—1587)号苍濂。明隆庆五年中进士。初任江西南丰知县,政绩显著,朝廷嘉奖,南丰士民为郑秉厚立生祠纪念。后升任吏科给事中、闽滇副宪、江西左参伯等职,以督运尽瘁,终于淮次。郑秉厚去世六年后,其家人为之新修墓。当时,汤显祖初任遂昌知县,因郑秉厚曾在临川的邻县南丰任知县,郑秉厚的儿子郑孔授又是汤显祖的学生,所以汤显祖应邀为之写了《大中大夫郑公苍濂神道碑》。郑孔授与老师汤显祖感情深厚,史料记载,郑孔授曾陪同汤显祖到温州游览,汤显祖弃官回临川后,郑孔授专程到临川看望汤显祖,临别时,汤显祖写了《孔授人归,寄声吏民》诗。

  凭长濂村郑姓与汤显祖的关系和感情,其他几例也同样。汤显祖任遂昌知县五年,清政惠民,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在遂昌写成传世名著《牡丹亭》和大量的诗文,给遂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遂昌人敬慕的是汤显祖的名气,而不仅是他的七品官位。因此,不至于,也没必要把汤显祖的身份搞错。为什么又都把汤显祖的“赐同进士出身、承事郎”都也成了“赐进士出身、文林郎”了呢?

  如今,有个职务的人都有名片,而且有的头衔很多,印得很具体。古代也有名片,古时称“谒”、“刺”,明代时“名帖”。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时应该用过名帖,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看不到汤显祖用过的名帖,也看不到汤显祖当年写序的原稿。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把汤显祖的身份搞错,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间画蛇添足了呢?或者,这些真的都是伪作吗?心中的结难解!

  我打电话给洛地先生请教,谈了我的疑问。洛先生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叫我写出来。疑问没解决,我又打电话给周育德先生。周先生也说很有意思,但他也不清楚古人,具体说汤显祖用过的名帖是什么样子,往大了说明代人书信的落款具体怎么样。他又说,解决的办法是有的,就是到大图书馆去查古籍中的明代人的书信,看他们的落款是怎么写的。

  想起到大图书馆去查古籍中的古人书信,可谓是大海捞针。像我在山区小县,就为这样的事去大图书馆查询,条件也不太可能。一搁又几年过去了,而心中时常会想起这件事,因此先写出来,以请教大方之家。 (罗兆荣)

相关文章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