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企业在线 > 企业聚焦 正文

二十年风雨铸辉煌

——浙江元立集团发展历程简述

2011-04-14 09:22:15 来源: 中国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李晖

  没有人能够想到,一家山区小钢厂,能够发展成为集矿山开采、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金属制品深加工于一体,下辖30余家分公司及子公司的国家大型工业企业;没有人能够想到,这家企业曾几度陷入困境、步履维艰,却屡屡化危为机,创出令人炫目的辉煌;如今,这家集团企业拥有16000多名员工,年销售收入180亿元,2010年上交税收6.9亿元,不但是浙西南工业企业的龙头老大,更已经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这家企业,就是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从1991年建厂至今,元立集团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二十年艰苦创业,开拓精神薪火相传;二十年风雨兼程,奋斗脚步健步如飞!

  让我们回顾元立集团的发展历程,聆听一曲气贯长虹的时代颂歌……

  诞生:浙西南山区办起了钢铁厂

  很多人都知道,浙江元立集团的前身是遂昌县钢铁厂,但很多人不知道,遂昌县钢铁厂的前身是遂昌县硅铁厂,创办于硅铁行情高峰期的1989年。让我们从1989年说起——

  1989年,遂昌县物资局与遂昌县电力局合资,建成了年产1500吨的硅铁厂,始料未及的是,投产后不久,硅铁行情大幅下跌,电价及原材料却大幅上涨,很快,硅铁厂宣告破产。如此一来,企业面临着189万元资产闲置和80多名职工无法就业的困境。

  时任遂昌县物资局生资公司经理的叶新华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大胆提出创办钢铁厂的设想。他的论据有四:一是当时国家三年治理整顿刚结束,鼓励企业搞技改;二是钢铁市场经历一段低迷期后,已出现升温迹象;三是浙西南没有一家钢铁企业,有充足的废钢资源;四是遂昌电力有保障,劳动力低廉,对企业成长有利。

  对于叶新华提出的设想,有关心,有支持,但更多的是怀疑和否定。遂昌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技术人才匮乏,能办钢铁厂吗?叶新华说,能!他力排众议,果断决策,于1990年8月破土动工,将原硅铁炉技改为炼钢电炉,将遂昌县硅铁厂更名为遂昌县钢铁厂,亲任厂长。

  项目开工建设后,叶新华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没日没夜奔忙在工地上,经常是提着药罐上工地,员工们无不为之动容。他一方面派人带队到江苏省江都钢厂去学习技术,一方面多次上长春、下南京做市场调研,到各地钢厂“取经”。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心和超乎寻常的干劲交汇在一起,为遂昌县钢铁厂的迅速建成投产打下扎实基础。

  1991年4月15日,遂昌县钢铁厂成功炼出第一炉钢水,从破土动工到运行投产,只用了7个月零18天!这一天,成为元立集团的厂庆纪念日;这一速度,首创“元立奇迹”(按常规建设,至少需要十八个月)。

  遂昌县钢铁厂投产后迎来了钢铁行业的高峰期,当年盈利40多万元,第二年盈利1059万元,被列为丽水地区重点骨干企业。

  元立迈出了走向辉煌的第一步。

  艰难:科技兴厂夹缝中求生

  创业之初,遂昌县钢铁厂只能生产半成品钢锭,需要长途运到省二轻轧钢厂加工后再返材销售,有钢无材的局面很是被动。1993年,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企业决定上马开坯和棒材项目。到年底,棒材生产线第一根红钢全线贯通,历时4个月零8天,又创一项“元立速度”。

  这年12月,遂昌县钢铁厂更名为遂昌钢铁总厂,下设炼钢厂、小轧厂、中轧厂、制氧厂和机修厂。

  到1994年,钢铁行业从高峰开始下滑,国内棒材市场显露饱和迹象。遂昌钢铁总厂厂长叶新华敏锐地意识到,新生的小钢厂即将面临严峻形势。经过大量可行性调查,他发现,国内线材市场的需求依然旺盛,于是当机立断上马线材生产线。

  1995年4月5日,遂钢以比常规快了一倍的速度,建成了线材生产线。该项目的及时投产,以及投放市场后产生的良好效益,使遂钢在棒材市场趋于疲软的整体环境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线材成为企业渡过难关的“生命线”。这一年,遂昌钢铁总厂的固定资产从原来的200万元猛增到1.8亿元。

  更大的考验在后头。1996年,冶金行业陷入低谷,钢材价格不断下跌,原辅材料不断上扬,很多钢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亏损停产,遂钢也步履维艰……

  叶新华没有慌乱,他清醒地认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生产成本的竞争,唯有把生产总量提高,把生产成本降下来,企业才有出路。他坚定地选择了科技兴厂之路,当务之急,就是上马最先进的连铸生产线。

  这年5月,叶新华带队赴吉林四平考察从美国引进的R4米高效能连铸生产线,回来后,他一面派出优秀员工到大钢厂培训,一面加紧筹备上连铸生产线的各项工作。又是“元立速度”显奇效,三个月后,投资1000万元引进的世界先进水平高效能R4米连铸生产线成功投产。

  连铸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彻底淘汰了原来传统的模铸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遂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小型冶金行业的前列,引来全国20多家钢厂前来参观学习。

  这一年,全国政协常委、原浙江省省长沈祖伦来遂昌钢铁总厂视察,亲切地称之为“山沟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转型:开发金属制品把准市场脉搏

  1998年是全国冶金行业最为艰难的一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国际市场动荡、国内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跌到最低谷,许多大钢厂都亏损、关门甚至倒闭。遂昌钢铁总厂面临危急存亡……

  转型,必须转型!当时,遂昌钢铁总厂的产能和规模并不大,难以与大钢厂拼市场,转型是唯一的出路。可是,怎么转型呢?如果一步踩歪,之前积累的“家业”可就全坍了!

  逆境中,叶新华展现出近乎神奇的捕捉市场能力。他一边深入做市场调研,不放过任何与钢铁相关的讯息,一边不停地思索。在调查中叶新华发现,铁钉、铁丝、螺帽等金属制品需求量很大。他心里动开了:可以用线材加工金属制品呀,既拉长了产业链,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要知道,一吨钉丝的价格比一吨钢材价格高出1000多元呢。

  经过深思熟虑,叶新华大胆提出了对线材产品进行深加工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构想。

  事实证明,叶新华的这一构想是卓有远见的,为遂昌钢铁总厂找准了转型发展的“捷径”。1998年初,遂昌钢铁总厂租赁原遂昌县螺钉厂,随后成立遂钢金属制品公司,购进数百台拉丝机、镀锌槽,开足马力生产钉、丝、网等系列金属制品。之后,相继成立拉丝厂、制钉厂、镀锌厂和冷轧厂。由此,遂昌钢铁总厂的生产经营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小钢厂的劣势变成了优势,成功金融危机中“脱困”。

  这一年,遂钢铁金属制品首次出口到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为元立产品走向世界迈出了第一步。1999年,遂昌钢铁总厂在阿联酋迪拜市设立了境外经营公司。

  2000年,遂昌钢铁总厂更名为遂昌元立金属制品总厂。2001年,企业顺利完成改制工作,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逆境中奋发让元立人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找准了转型发展道路,企业跨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飞跃:异地技改夯实企业百年基业

  经过十余年创业积累,到本世纪初,元立集团已成为全省冶金行业第二大企业,丽水市第二大、遂昌县第一大工业企业。然而元立人并不满足,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金属制品结构调整和产品、产业进一步升级,企业领导层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跳出遂昌,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3年,是元立再创新辉煌的开始,这一年,浙江元立集团选择到衢州进行异地技改。同样是力排众议,同样是负重拼搏,集团上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战,只用了9个月时间,就在一片丘陵地上建起了一座规划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生产工艺优良的现代化工业企业——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短短几年,衢州元立公司连续上马了焦炭、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连铸、高线、棒材、带钢等项目,实现了从铁矿粉进厂到各种规格的金属制品下生产线的一体化流程。公司的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均达到世界一流、同行先进水平,并形成了年产焦炭130万吨、铁水300万吨、钢320万吨、材300万吨的生产能力。

  2007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元立集团遂昌本部年产50万吨电炉炼钢产能淘汰关停。由于科学决策在先,元立集团金属制品生产丝毫不受影响。此后,衢州元立公司反哺遂昌成效显现,该公司生产的优质棒材、高速线材等源源不断运往遂昌,加工成各种金属制品销往世界各地。

  2008年,元立集团接连经历了难以预料的、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巨大冲击,也带来了百年不遇的机遇。元立集团领导层以辩证的思维危中寻机,紧抓机遇与国际三大矿山巨头签订了年供应300万吨铁矿粉的长期协议,并与淮南、淮北、神火等大煤炭生产集团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与宁波港、巨化集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的协议。

  面对严峻的危机和挑战,集团董事会、党委采取积极有力的应变措施,通过深化内部改革、降本增效,从限产增效到开足马力生产,化危为机,保持了集团公司稳定发展。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21.8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上交税收5.38亿元。

  2009年4月,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9月,又取得了由商务部下发的煤炭进口许可证。同年10月,浙江元立集团金属制品三期工程管业项目正式动工。

  2009年7月1日起,元立集团开始放开兑付优先股。两个月后,20多亿元高息优先股和高息贸易融资全部清退完毕,元立人终于拆除了悬在头顶上多年、随时有可能掉下来的“高压线”,从此轻装上阵,良性发展。

  2010年,浙江元立集团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全年整个集团生产铁水295万吨、钢316万吨、材253万吨,金属制品7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上交税收6.9亿元,自营出口6189万美元。

  二十年风雨,二十年坎坷。回首元立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是那么沉重、那么艰辛。二十年,经历过疾风暴雨式的洗礼,经历过凤凰涅槃式的考验,元立人始终没有退却,开拓、求实、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始终如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二十年,浙江元立集团从建厂初不足百人发展到16000余人。今天,超过90%的员工都持有公司股份,显示出了极强的主人翁意识。二十年,在以叶新华为首的企业领导层的带领下,元立人始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负重拼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炫目的辉煌。

  元立集团,携二十年发展之底蕴,胸怀国际化百年企业之蓝图,展翅云天,未来无限!

  文字提供:包土瑞 记者王兴整理

相关文章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