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人文遂昌 > 文化遗产 正文

古老的民间“优雅戏”

——遂昌道情

2011-06-22 14:47:50 来源: 中国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李晖

  在会堂、祠堂或舞台上,道情艺人身着长衫坐在橙子或桌上,以竹筒作鼓板,简板作锣鼓,无弦乐伴奏,单挡说唱,一人多角,灵活掌握喜怒哀乐,哭笑打骂,道出根源,唱出情由,惟妙惟肖地道出各种物象声音,在自然、平稳的行腔,曲调纯朴、明朗的曲调中,渔鼓一拍惊四座,离合悲欢唱人生。这就是遂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老的民间“优雅戏”——道情。

  道情是渔鼓的前身,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因流传地域的语言不同,形成了不同风格和以地名为名称的道情,但表演形式相同,伴奏乐器为竹筒和简板(两根翘起的毛竹片),均由一人说唱。竹筒、皮筒,是道情艺术最主要的特色乐器,它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色别致,风格独特,数百年来与艺人们形影相伴,不离不弃,已成为道情艺术的象征,民族乐器的瑰宝。

  遂昌道情是金华道情的再传,从清末传入就在北乡扎下根而风行全县,也是时代的产物。在交通阻塞、信息封闭的年代,走村串户的曲艺艺人充当着信息的媒介,成为旧时代农工士商、村夫民妇接受教化、享受艺术的主要来源;在抗日战争时期,遂昌道情成为了新文人唤醒民众的号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遂昌道情继续为我国经济建设鼓吹呐喊。遂昌道情继承了金华道情“唱新闻”的特点,有说有唱,以似说似唱的唱句为主叙事,以声腔塑造人物,唱词口语化,并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内心世界的刻画,轻敲重击,扣人心弦。表演语言以官话为主,夹带遂昌,龙游、金华等地方或俗俚语。从乡音土语到唱腔唱法,从心理刻画到情趣韵致,都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一时间无出旁及。

  遂昌道情的内容大多以民间故事和戏剧曲目为主,亦可即兴编词演唱,比如谴责邪恶,劝人为善等。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传承与创造,遂昌道情的艺术宝库题材丰富,其故事都源于遂昌民众的生活经历,取材于发生在遂昌的社会新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民间生活的浓厚气息和思想感情。一种艺术,一经与人民群众接触,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陶冶改造,在与地方民间艺术相吸收,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地方艺术形式。遂昌的道情也正因为其植根于底层民众之中,具通俗性、简朴性、便捷性的特点,所以才能够为群众所理解、所接受,经久不息。

  遂昌道情凭借其道具取材、制造、携带方便,音色优雅而独特,内容与时俱进的优势,发展成为了雅俗共赏、妇孺皆宜的地方文化形式。比较有名的遂昌道情有《珍珠塔》、《岭下朱》、《玉连环》、《七星剑》、《草席记》、《百花龙袍》、《任头记》、《狗义亭》、《金镯记》、《双锦花》、《血手印》、《两重案》、《麒麟豹》、《龙凤八宝钗》等。传统曲目大多是宣传除暴安良、伦理道德及忠孝报国,现代曲目则重在弘扬新时代的精神。但进入新世纪随着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道情这项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现代生活的挑战和冲击下日渐衰微,现无专业表演团体和研究机构,民间职业艺人甚少,老艺人相继过世,曲种濒临人亡曲亡状态,传统曲目面临消失,因此复兴和重振道情已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强遂昌内容与形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使遂昌道情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再度发扬光大,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相信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在县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遂昌道情定会绚丽多彩,定能重新涣发出青春。

相关文章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