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人文遂昌 > 文化遗产 正文

历经风雨后的民间表演

——黄脱坑马灯

2011-08-01 15:11:43 来源: 中国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李晖

  “铿铿锵,铿铿锵……”两个马夫牵出了四匹高头大马,手执马鞭的马夫表演起了拳术,呼呼风声从耳际穿过。拳术表演过后,骑在马上的马公、马婆对起了山歌……新鲜出炉的马灯表演让村民看得眼花缭乱。

  黄脱坑马灯是流传于遂昌县黄脱坑地区著名的民间艺术,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表演队伍由四匹马(二匹黑马,二匹红马)和六钵花、二马夫、二盏头灯、二盏旗灯以及乐队7人组成。其中四匹马由两个马婆、两个马公组成,四人均由男性所扮。表演时马夫举旗灯立于四匹马的正对面,二盏头灯立于前上位两角。四位男性骑着四匹马,两匹红马站中间,两匹黑马左右各一边,手举马鞭,不停地抖动马头。另外四人举四钵花立于四匹马后面,二人举两钵花立于四钵花后面,并不停的抖动,使花枝摇动,表演画面十分滑稽热闹。

  黄脱坑马灯每年春节前开始扎制,一般初五出灯,正月十三为正灯,十五闹元宵,正月二十日熄灯结束。结束后必须将灯烧毁,寓意是把灯烧了就会将一年里不清洁的东西带上天带走,新的一年就会平安吉利,从新开始。

  马灯的表演内容有洗马、走阵和下场三部分。洗马动作主要是洗马、喂马、牵马等。即二位马夫腰系红带、背插马鞭,由乐队鼓声相伴,所表演的动作是一种叫做“太湖拳”的拳术,共有36拳。其中走阵分为剪刀阵、篱笆阵。即二马夫洗马动作完成后,牵出两匹红马走在最前面,随在红马正后面的两钵花紧跟在红马的后面,后跟着两匹黑马、两钵花。在器乐伴奏下,走剪刀阵队形,边走边唱,所唱民间歌曲有《十杯香茶》、《拜年歌》、《采茶歌》等,都是喜庆吉利的歌。到不同的场所就唱不同的歌曲,如到社殿就唱社殿歌。如果时间有限,一首歌唱不完,中间可随时停唱,听锣鼓声指挥刹板。至于下场(走圆场),是指头灯一对先下场,二马夫随后‘走出水’,却不下场,尾随一对马婆后面。马婆下场后,二马夫又随在一对钵花后面,然后又随于两匹黑马后面,如此重复至花一对一对的下完,最后由两位马夫举着旗灯,做完‘扫腿’的表演动作后下场。

  马灯表演声势浩大,有一定的表演流程。马灯出村前都要在扎灯的地方起灯,然后到社庙焚香点烛祭拜后才能出村表演。到别村去表演都要先进社庙拜祭,再去农户家中表演。祭拜流程体现了淳朴老百姓对神灵的敬重和对安详幸福生活的向往。

  黄脱坑马灯的传承历史也是一波三折。文革期间曾一度停演,后又恢复。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停演了数十年。2004年民间艺术普查中,相关机构意欲恢复,但受财力人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未能成功。到了2007年,凭借非物质文化普查的机会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停演了几十年的黄脱坑马灯得以恢复,并于2007年12月重新搬上舞台。至此,黄脱坑马灯重新出现在群众面前。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遂昌人民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也日益重视。2008年11月17日上午,在遂昌县黄沙腰中心学校举行了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暨遂昌县黄沙腰镇黄脱坑村马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启动仪式。使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走进课堂,并在学生中得到普及和有序传承。黄脱坑马灯在丰富群众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促进青少年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