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辛亥革命志士创办新学先驱
——李元唐先生事略
2011-08-12 09:04:03 来源: 中国遂昌新闻网 作者: 文心 编辑: 李晖
李元唐先生(1876—1934),字棣臣,号萼楼,前清廪生,浙江遂昌人。先生之父名景萃,字秀岩,前清秀才。在遂昌县城西隅租房居住,家境清寒。
先生自幼聪敏好学,年十七入泮,二十一补廪,授为优等廪生。青年时代即关怀国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东渡日本,留学早稻田大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投身辛亥革命。同时为创办新学,致力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为国家、为地方人民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戊戌变法和留学日本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鼓吹向西方学习,以改良主义挽救中国,请求清朝政府维新变法。光绪皇帝锐意维新,接受康,梁的变法主张,发动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6月1 1日开始颁布各种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废除八股文、设立学堂,提倡商办工业等。但是变法运动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坚决反对,于同年9月2 1日发动政变,百日维新即告失败。
戊戌变法虽以失败告终,但它在全国各地所激起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促起了全国人民的觉醒,导致了有识之士从中汲取教训,进一步寻求和比较各种救国的方法和道路。同时清朝统治集团迫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也不得不作出某些姿态与让步,企图挽救和巩固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的统治秩序。比如选派留学生,以及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下诏废止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等。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特别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忧国忧民,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纷纷寻找机会出国考察、留学,谋求救国之方。在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的推动和影响下,接受了民主革命的主张,认识到只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民国,才是正确的道路,从而纷纷投身到这一伟大的革命行列中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遂昌虽是山城,同样也受到了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全国各地一样,有志之士逐步觉醒,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行动之一就是表现在出现一股留学日本的高潮。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李元唐先生考取了公费留日学生,于1903年毅然离别家乡,大江歌罢,东渡重洋,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后转明治大学攻读政法,研究治国安民之策。
先生留日期间,其父因病逝世。异国他邦,关山万里,不克奔丧。为了安慰堂上老母,先生曾寄回照片一帧,题诗一首,诗云:仗剑长征出海关,北堂几度倚闾看。而今摄得庐山影,万里孩儿咫尺间。
此诗当时在遂昌山城父老中广为传诵。今日读此诗,还可想见先生当年为国不能顾家的心情。
结识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行列
先生留日期间,结识了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参加了兴中会和同盟会,投身推翻清朝帝制的革命队伍。
1906年初先生留日毕业回国,嗣后即在家乡遂昌和处州(今丽水)各县进行革命活动,同时担任同盟会驻遂昌代表,负责会员登记和联系工作,奔走于省城、宁波、丽水等地,直至辛亥革命成功。
辛亥革命前后,先生与孙中山先生时有信件来往,孙中山先生曾任命先生为县长,因高堂母老请辞。先后担任过县政府公安局长和教育科长。
1929年孙中山先生遗体迁柩南京中山陵举行奉安典礼,各县都要举办纪念会,国民党遂昌县党部也曾举行奉安纪念会。会上曾征集并展出了先生珍藏的孙中山先生给李元唐先生的一封亲笔信。
辛亥革命后,1912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但成份庞杂,政权被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所篡夺。1913年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以老同盟会员为骨干,另组中华革命党。根据先生遗下保存多年的中华革命党人的长卷名册以及在上海开会拍摄代表合影的巨幅照片,可以推断,遂昌县以老同盟会员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曾经与沿海各省革命党人联合响应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1915—1916年讨袁护国运动和1917年反段护法运动。辛亥革命后直到解放,先生家一直保存大批革命文物资料,如笔札、信件、文稿,日文书籍,和全省同盟会革命党人的长卷名册、巨幅合影照片等,可惜均毁于十年动乱之中。
当年遂昌人同时赴日本留学的还有程景曾(字省三,三仁乡项村人)、王璆(1878—1913,又名小才,三仁乡判川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变卖田产,佯狂故里,秘密出走,不知所终)、蓝田(三仁乡高碧街人),项堂(字芥舟,妙高镇人)等。
创办新学,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先生是一位辛亥革命志士,又是创办新学的先驱者之一,为遂昌新学的创始奠基和发展,耗费了毕生心血,为国家培育了不少英才,可谓桃李满园。
一、开办新学教授学生
早在留日以前的1901——1902年间,先生租住西隅叶春年家,就开办新学教授学生,当时学生有陈笃卿、留诚信。童训和,汪奎,徐立勋,陈志荣,徐火炎等十余人。年龄在十二、三岁间,陈篤卿年最幼(1984年仍健在,已90余岁)。
二、创办官立妙高山两等学堂
留日归国后,先生是当地首先剪辫子的革命党人。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形势和民众压力,废除了科举制度,在各地设立公办新学堂(1905年9月2日,清政府诏书全国:“着即自丙午科(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此诏书一经传下,宣告了中国长达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结束)。浙江省城和各县自1906年始,逐步筹建了官办新学堂。
筹办公立新学堂除开设国文等课程外,还须开设算术、音乐、图画、体操等课目,需要先生这样懂得新学的人材,在县署热忱推举下,经先生倡导并和地方开明士绅的共同努力,经过筹备,创办了妙高山两等学堂任校长并亲自任教。当时由先生聘任在校任教的有项堂、吴朝勉、王昌杰、尹尚元、留印雪等。学生有王锦枫、王秉—、郑锡桂、郑锡芝,傅瑞清、周盛新、周葆良等。该校为我县废科举办学堂的先河,也是当时全县最高学府。按现代教学设置课程,学生肄业期满后发给毕业证书,学生还有统一的校服,包括配戴学生帽,军体训练,甚为雄壮。
1910年(宣统二年)黄中法“造反”抄学堂,妙高山两等学堂因此停办,办新学之举遭受挫折。
三、自办实验学堂
为了继续办新学,推动国民革命,在妙高山两等学堂被抄,面临阻力和挫折的情况下,先生于1911年在城南后坑路培玉堂内创办新学, (1909年迁家于此),当时学生有叶菶、李焯、李锡庭兄弟等人。该实验性学堂,革除了旧的教学方法,汲取外国先进经验,继承妙高山两等学堂的经验,设立新的教学方法,同样设置了唱歌、图画,体操等课程。当时社会上守旧思想还很严重,不少人抵制甚至反对新学,不愿自己的子女读学堂书。先生为此奔走宣传,不遗余力,终于冲破重重阻力,不但办好了这期实验学校,而且还为以后创办学校打下了有利的基础。191l一1912年先生等人在同善堂创办了黎照初级小学,学生叶奉等转入该校读书,校长华鹤峰,教员有王卫卿等人。辛亥革命成功后,将课文中“我爱大清国,我爱五龙旗”改为“我爱共和国,我爱五色旗” 。
四、创办师范养成所
1912年(民国元年)先生等在城隍庙创办了遂昌县第一期师范养成所,以后改为师范讲习所。目的是为了在全县设立学校,办新学,开新课,废除八股文,设置新课程,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和制度。因此必须首先准备师资条件。故学员中有前清秀才来参加学习。师范讲习所为期一年,约有学员四十余人,当时除先生外,任教的有项庭、叶萼辉等人,学员有王兰,王迪,王锦枫,王恺、赵寅、尹仲衡、周马珠等人。
嗣后,1912年起在县城报愿寺(俗称大寺)设立了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即现在实验小学前身),并在全县各地相继成立了初级小学。县城有道南(南街)、昌山(东街),屏山(西街)。竞先(北街)四所小学。至此,我县新学教育已初具规模,为此后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师范讲习所第二期、第三期分别办于1921年和1929年。同时,先生在民国初年起即受任县政府学务委员,领导并负责视察,督导全县各级学校的工作。
五、国学进修班
先生于1923年创办并参与国学进修班的教学,同时任教的有王锦文、李观仁等。学生有陈可珍、徐景华等。先生早年奔波革命,创办新学,并一直担任学务委员之职,为我县的教育事业革旧创新、繁荣发展而鞠躬尽瘁,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终至积劳成疾。1933年病重时,县长陈瓒时常前来探视,并说他正在筹划编修县志,说“正要借重李先生的道德文章,共襄此举。”迫切盼望他能早日恢复健康。然而,先生一生清廉自持,晚年贫病交加,终于一病不起,于1934年2月与世长辞。
先生学贯古今,兼通中西文学、政法和医学。工诗善画,尤以画兰闻名遐迩,兼擅书法金石,其字颜筋柳骨,造诣很深。遂昌水亭上的匾额“留淳亭”和联对“石上流泉,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林中天籁,鸟以鸣春,虫以鸣秋。”即其手书。当时遂昌知县程荫谷、龙泉书画家璞轩等均曾得到先生的墨迹,并回赠精雕帽筒一对、重彩花鸟画四幅,至为珍贵。
先生去世已经七十余年了,至今仍受人怀念称颂,赞颂他是我县近现代史上一位革命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遂昌县志》、《遂昌文史资料》等专题著述暨地方知名人士提供珍贵史料)。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谨以此文缅怀先辈,展望未来,愿我们为国家建设事业繁荣发展而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李叔平,字文心。浙江省遂昌中学离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丽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遂昌县诗词学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