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生活资讯 > 健康 正文

抗病毒护肝药乙肝患者不可随便吃

2011-09-01 17:37:33 来源: 作者: 编辑: 叶锴

  核心提示:一项针对肝病患者长达7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肝癌发生率达11.2%(年发生率3.4%);而那些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肝癌发生率仅为2.3%(年发生率0.8%)。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对抗乙肝的“法宝”。而从临床来看,患者本人常常成了自己征服乙肝的最大“绊脚石”,有些患者本应治疗但却未及时治疗,或是误信广告、游医的说辞,接受了错误、无用的治疗,导致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使病情恶化。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有些患者转氨酶升高了,医生就会开一些降转氨酶的药,有黄疸了给一些治黄疸的药,但最关键的仍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有效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有人认为,治疗乙肝选了一种药一直用下去就可以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一种药物对不同的人疗效是不同的,而且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是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严重的临床问题。HBV对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后可能导致临床后果,诸如病毒学反弹、生化学反弹,发生血清学复发,加重肝病进展,此外,病毒耐药还可影响后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当耐药发生后,应考虑使用强效的抗病毒药物或联合治疗,也就是通过换用或加用另一种抗病毒药物来解决。从临床上来看,加药的疗效更好,但是会增加治疗成本,如果经济上不允许,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也是可取的。在核苷类似物初治患者中,通过使用强效抗病毒药,使用高耐药基因屏障、耐药性不交叉的抗病毒药物,以及提高病人的依从性等,可以将HBV耐药时间延迟,降低耐药率。

  用药不能相信偏方远离对肝脏有副作用药

  有些肝炎患者因求治心切,往往相信虚假宣传,服用各种自制中药制剂;有的长期服用“偏方”、“验方”,有的用药不符合适应症,硬性乱用;有的重复大量使用所谓保肝药;有的误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不加选择随便使用。肝脏在这些零乱、复杂的药物形成化学反应的影响下,中毒情况越来越重,肝脏损害日见加重。

  专家提醒,乙肝患者不应盲目听信一些所谓的偏方、秘方和不实广告宣传,自行停药和换药,因为这样会耽误了治疗时机,严重者还可能加重病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可适当选用抗炎和保肝药物,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效应。

相关文章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