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生活资讯 > 情感 正文

刘坞鼎盛再从头

2012-10-15 09:11:14 来源: 中国遂昌新闻网 作者: 楼晓峰 编辑: 李晖

  古时候,在遂昌和武义两县交界处的牛头山西面山脚下,有一处丘陵地带,是牛头山主峰附近细微支脉的绵延末端。其中有个长约2公里的小山谷,原本远离尘嚣,荒无人烟,然而却土地肥沃,植被参天,根据阴阳学理论,是一处风水宝地。明景泰年间(1452年),一位家住下游200公里山城的小伙子不时东张西望,溯流而上,看准了山谷尽头的这片土地,便在此劈山构宇,躬耕繁衍,几代下来,形成一个家族小村落,从此,这片风水宝地出现了第一次人声鼎沸的景象。这便是现在的刘坞村,距离县城约17公里,那始祖姓刘,是刘伯温弟弟的后裔。但是,他是为了躲避政治牵连和人间战乱而来到这里的,因此他们一直都过着隐姓埋名的隐居生活。

  明末万历年间(1597年),神宗皇帝得知此地出产银矿,便派御史和太监到刘坞,组织当地青壮人丁开采。当时规模很大,场面轰轰烈烈,地点在村庄往里约1公里处,地名“黄岩”,曾经是唐、宋、元、明四朝皇家银场。在山谷的入口处有个小村落,叫岩里。明朝黄岩银矿开采鼎盛时期,遂昌县流传一段民谣:“黄岩府,岩里县,刘坞金銮殿”。说的是当地处州府的官员驻扎在黄岩矿区,直接指挥开矿事宜,县级官员则驻守岩里,负责矿区的行政治安保卫工作,而钦差御史和太监则堂而皇之地下榻刘坞村。由此可见,当时以刘坞村为中心的小山谷该有多么的轰轰烈烈。

  好景不长,几年辉煌后,由于皇帝玩银心切,官员崔工日急,矿山开采无度,终于酿成严重矿难,导致人死矿废的结局,刘坞村的景象重归为农耕稼穑的恬静。

  想必是刘坞村民淳朴守分,和钦差大臣以及当地官员相处和谐,以致御史大人在临别前不忘代表朝廷为刘坞村留下一块“一乡良民”的匾额。然而隐居的状态被打破了,从此刘坞村与外界同呼吸,共命运。

  改革开放给无以数计的山村带来了发展的生机,刘坞村便是这雨后春笋中的后来者。近年来,村两委意识到城市与山区间的地理差异所蕴含的旅游经济潜能,于是走出去,请进来,利用村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四面环山,丘陵连绵的生态环境,请城市行家和设计院人员为村里巧妙设计,建设成既符合现代人休闲度假,又能够展示古代朝廷银场文化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一道300米长的缓坡把刘坞村分为上下两小村,其间山崖兀立若垂天之云,古木葱茏有参天之势,流水潺潺是野籁天音。人们利用这天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建起了以旅游接待、休闲、娱乐、园林景观、游泳场以及刘氏宗祠等旅游文化设施为内容的小型乡村旅游目的地——银都度假村,停车、餐饮、游乐、参观、住宿一应俱全。上游右面山坡就是上村民居所在地。由于一村的生活、养殖、生产废水往下流,污染了溪水,于是村民合力将上村进行了整体搬迁,并把腾出来的地块规划成生态蔬菜基地,不施化肥、不洒农药。度假村餐桌上色、香、味俱佳的瓜果蔬菜就产于此地。于此相对的左面山坡是一处山地植被和农耕田野的缓冲带,具有农耕和山野的双重景观,于是就在其中建设了几座外观朴素,本质优雅的小木屋,供游客度假住宿。

  如今,银都度假村的接待能力为60个标准间,可供300名游客同时用餐。

  从下村的右面进去便是广阔的两大片旅游休闲农业基地,其中一个50亩的养殖水库,360亩缓坡生态茶园,100亩中坡生态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基地,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即是优质的旅游农耕稼穑基地,又可供游人进行农事观光体验。

  穿过广阔的旅游休闲农业基地,翻过一个小山坡,眼前豁然开朗,土地平整,阡陌井然。这就是唐、宋、元、明四朝银场——刘坞黄岩。四周几百米、上千米的高峻山峦围成一个小盆地,其间方圆几百亩土地连成平坦的一片。左右往里各有一个源自牛头山主峰的小山峡,左曰柏坑,右曰黄岩坑。

  柏坑全长约3公里,是一条全县最为壮观,可以和牛头山东面武义县牛头山景区媲美的深山峡谷,生态植被保持完好,经常有本县和外地驴友涉足活动,是一处尚未开发的森林旅游处女地。

  黄岩坑的长度约为柏坑的一半,上游已被遂昌金矿开发成矿山公园基地,其中有水库一座,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年年都会出现其中。

  柏坑、黄岩坑两峡谷在盆地入口处会合,即为松荫溪上游支流濂溪的分支梧桐源。黄岩坑地底下不仅布满金银矿,还有丰富的磺铁矿。致使渗出的水流含有微量磺物质成分,日久天长,右边小溪水底的沙石就成了灿烂的金黄色。因此虽然两峡相距咫尺,却呈现泾渭分明的两种自然景观。还有更奇妙的:小时候经常在附近一带砍柴,凡是在黄岩坑峡谷一边砍的柴火,烧出来的火焰总是呈现虹霓般的五颜六色,祖母说,那都是磺铁矿的颜色。

  眼看当年36座水碓两面排开,石磨隆隆作声,官员、矿工来回奔忙的皇家采冶场成了眼前只剩农夫、牛羊出没的安恬农场,难免生出对古人生活的好奇遐思,又有对于未来愿景的美好想象。本来,现在刘坞村的景象应该可以比古时候的任何时代都更加辉煌的,只是沧桑变化因时而异,为了交通方便,大型的现代金矿绕过刘坞村庄,把矿区行政中心和所有的矿井出口都设在了牛头山南面。这就是眼前唐、宋、元、明四朝银场至今寂寞的时代原因。

  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有金山、银山存在,只要有矿山公园在,作为名扬遐迩的四朝皇家银场,就不愁挖不到千年文化沉淀的人文之金。

  据村支书介绍,村里计划利用银都度假村和南面的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旅游人气,在两峡谷会合后的下游筑坝蓄水,开展惊险刺激的勇士漂流项目。听着绘声绘色的介绍,多么期待这未来愿景能够早日实现。同时又想:有这么一片平坦的深山宝地,有如此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又有上游景观迷人的通天峡谷,一个更加大型的旅游开发项目将是迟早的事。

相关文章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