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遂昌长寿村的哼哈声
2013-01-17 09:08:40 来源: 中国遂昌新闻网 作者: 金志宁 编辑: 李晖
“左旗右枪前将台”,这句源自遂昌龙洋乡茶园村的传说,勾起了我心中浓厚的兴趣,幸亏这句传说,滞留在心中的时间不太长,因为,当我听到这句传说的时候,我正好和一帮诗友们坐在去茶园村的车上,不然的话,遇事总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若没把这句传说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的话,时间一长,胡思乱想的念头,会把我搅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
为了活跃车厢里的气氛,年轻的导游举着半导体话筒,向我们介绍茶园村的概况:茶园村位于浙闽两省,遂昌龙泉浦城三县市交界的万山之中,地处钱塘江的三级支流碧龙源的中段,背靠九龙山,距遂昌县城近70公里。茶园村就坐落在海拔650米的半山腰上。
不知是被导游那磁石般的男中音所吸引,还是我们听得太认真了,几道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不知不觉就被车轮碾过去了。正当车子离茶园村还有百十米的时侯,车子突然停了下来,其实车子是一直可以进村的,由于我们坐的是大客车,而且还是客满,司机也许是为了省点气油费吧!
一脸无奈的我们只能选择徒步进村了,前面虽说只有百十来米的路程,可都是陡坡,此刻该轮到我们双脚创造奇迹的时候了。经过一阵拉风箱般的气喘吁吁之后,一个风光旖旎的小山村,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站在村口的我,在心里按着听来的“传说”,去照葫芦画瓢:第一个概念就是“左旗”,呀!“左旗”在那里啊?咦!那座颜色通红且呈现大面积块状的山体不就是吗?哈哈!太像旗帜了,还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呢!让人觉得有一种飘起来的感觉。
“右枪”呐?突然收住遐想的我,转开那双好奇的眸子,开始向右搜寻起来,若说搜寻其实有些言过其实,哪怕只要你的双眼略往右一挪,就能发现几座高耸入云的尖枪似的山峰。这一发现不亚于看见了一座新大陆,兴奋得几乎手舞足蹈起来,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伸出食指孩子般地数了起来,“一、二、三”,哈哈!竟有三座:这简直是奇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我在内心默默地赞美起来。
而前面的将军台便是我脚下的田畈,整个村庄的房子百分之六、七十是泥墙结构,它们都上坎接下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自的梯面上,黄墙、黛瓦、大树,组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点将台”。
正是村口那几株饱经沧桑的参天大树,触发起我对往事的追忆:往日的茶园村真是今非昔比啊!那时候县城的公路只通到石练镇,而石练离茶园还有三、四十公里的山路,村里人连汽车都难得一见,更不用说出行了,单单徒步从村里走到石练就得花去一天的时间,还得加上坐车去县城的时间。所以当时村里人去一趟县城很不容易,正因为交通十分闭塞,山里种的一些经济作物都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山上,使得穷乡僻壤穷上加穷。所以当时山里人传诵着这样一句民谣:“番薯当蜜枣,辣椒当油炒,爬山过岭当棉袄。”
正沉浸在回忆往事中的我,突然,被一阵“哼哼哈哈”的声音喊回到现实当中,出于好奇,我立刻迈开双腿,朝着发声的方向奔去。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片……不!应该说是一团层云似的绿荫——少说也有四、五十株直插云天的苦槠树,株株像哨兵似地围成一个练武场,相当于半个篮球场大小;密密麻麻的绿叶将明媚的阳光剪接得斑斑驳驳的,然后像水墨画似的泼洒在习武弄棒的村民们的身上,一招一式是那么的有板有眼,而且劲道十足,虎虎生风,丝毫不亚于动作片里的武打场面。其中,一位年过八旬鹤发童颜的老者,一张板凳舞得眼花缭乱,遒劲的势头,搅得满地的落叶四处飞扬。让我更惊奇的是在众多练武人的身影当中,竟有一位开裆裤才合缝不久的儿童,红扑扑的脸蛋,一束冲天的小黑辫,还有那左冲右突的“南拳童腿”,好一帧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景象!
看过他们的习武之后,总有一个悬念在我的脑海里吊着,一旁陪我一同观看的村民罗启根的一席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问:
据说,在清隆初年,从闽西连城县搬迁到茶园村的罗氏先民,由于常常受到原居住地毛姓财主的欺压,再加上当时浙闽交界山区强盗匪患不断,于是罗姓先民便请来明代因对抗朝廷,而被通缉的少林武僧教习武功,以护卫家族的安宁。
所以,今天的村民们练起武功来,功夫一个赛过一个,传流至今的主要套路有:拳术四开门、单兵救主、棍术红鸡展翅和五虎下山等等七、八种套路。以上各个套路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实用性很强:有着步稳势烈、发力短猛、动作多变及防守严谨等等特点。浙江省武术协会老师在看完他们的武术表演之后,认定茶园武术属于南拳系列。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当今的茶园村是山高有“仙”则更灵,到目前为止茶园村精湛的武技不但扬名中国,而且还扬名海外。至此,常有爱好中国武术在浙大留学的美国、意大利学生,在节假日会不辞辛劳爬山涉水,前往茶园村互相切磋武艺。曾在历届的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个人拳术和个人棍术三项第一的好成绩。
由于村里人不管老小都喜欢“嗨嗨哈哈”地来两下,再加上村庄常年被浓浓的绿荫覆盖,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所以村里人大多高寿,只有150个人的小村庄,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1位,一位已有96岁高龄的老人还会每天自己烧饭,村民们在练武时,他还会经常在一边指指点点呢!所以,当今的茶园村是全县出了名的长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