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2016专题 > 汤显祖文化节 > 汤公研究 正文

冯梦祯与晚明曲家的交游及其观剧活动

2016-04-08 12:35:25 来源: 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交流网 作者: 编辑: 施伟谊

   摘要:“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冯梦祯儿妾冯小青挑灯夜读《牡丹亭》发出的肺腑心声,令无数读者为之嘘唏感叹。人们很少知道的是,她的公公冯梦祯,却原来是晚明非常有名望的文人士大夫。他会试第一,官至翰林院编修,后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而被免职,从此归隐杭州西湖之畔,优度余生。他笃信佛教,却蓄有家班。他与晚明的曲家汤显祖、屠隆、高濂、臧懋循、王稚登、田艺蘅等往来密切。本即对冯梦祯与晚明曲家的交游及其观剧活动作了详细的考证。

   冯梦祯(1548-1605),字开之,号具区,别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隆庆四年(1570)举人,万历五年(1577)会试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免职,归里闲居。万历二十年(1592)复官,累迁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二十六年(1598)遭弹劾去官,遂不复出。筑馆于西湖孤山之麓,取晋帖“快雪时晴”语,名其堂曰“快雪”。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月廿二日卒于杭州,年五十八,葬于西溪之梅坞。他著有《历代贡举志》一卷、《快雪堂集》六十四卷、《快雪堂漫录》一卷等。

   冯梦祯是一个典型的晚明文人士大夫,为官正直、笃信佛教。此外,他个性独特,生平最爱歌舞曲调。其门生顾起元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冯梦祯)妙解音律,雅好歌舞,晚节末路人竞以白香山、苏东坡目之。……先生自谓中年读庄子有得,浸寻入佛氏阃奥,觉己不与世忤,世亦不与己忤,恬然怡然,自得自失而已矣。”[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云:“冯公儒雅风流,名高三席,归田之后,闲娱情声伎,筝歌酒宴,望者目为神仙中人。”[②]

   冯梦祯一生交友甚广,不仅仅局限于嘉兴地区,他在当时苏南,甚至皖南一带颇具名望,在他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小的交游圈,汇集了一批曲家,其中不少是戏曲界的名流。如:汤显祖、屠隆、高濂、臧懋循、田艺蘅等。

   冯梦祯在《快雪堂集》和尺牍、信件中大量记录了他与众多戏曲家之间的交往和他观看戏曲演出的活动,有丰富的戏曲方面的史料。尤值一提的是,其中《快雪堂日记》共十六卷,是作者自己最后十九年生活最为生动的记录,可以说是晚明曲家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他的一庐一舟,经常成为这些文人欣赏戏曲演出和讨论戏曲艺术的地方。

   1、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汉族,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万历十九年(1591)上书被贬,万历二十一年(1593)量移浙江遂昌知县,五年之后弃官还乡,未再出世。有作品《牡丹亭》、《邯郸记》等。

   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卒,冯梦祯封翰林院编修。后一年,万历十一年(1583),汤显祖此次曾赴京赶考[③],冯梦祯恰是这年会试的考官,选拔名士,有如取茅坤之子茅缙[④]。冯梦祯与汤显祖两人,就这样地结识于闱棘之中。结识汤显祖后,再给费元禄[⑤]的信中表达了对汤显祖才华的充分肯定。冯梦祯对《快雪堂集》卷四十二《答费学卿》:“汤义仍,仆识之癸未棘中,……义仍华秀,一时之杰。”汤显祖的玉茗堂赋之五《酬心赋(有序)》中也记载了冯梦祯对汤显祖的赞赏:

   癸未春,予举进士。经房秀水几轩沈师(沈自邠),年少于予,心神迫清,而予方木强,故无柔曼之骨。五月馆试,房举各得上其门士。时冯君梦祯谓沈师曰: ‘子门中,固无愈汤生者耶?’师曰:‘固也,恨生骨相凉薄。’……予闻斯言,服师人鉴。”[⑥]

   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因上疏被贬任徐闻典吏。冯梦祯听闻此事,非常关切,庆幸汤显祖没有被重罚,以为是各方神灵庇护汤显祖的缘故。他在给刘应秋的信中说:“汤祠部书甚切至,幸得薄谴,岂九庙神灵默护之耶。何豫章之多君子也。” [⑦]

   冯梦祯尝师从泰州学派王良再传弟子罗汝芳[⑧]。钱谦益云:“公(冯梦祯)庶常假归,师事旴江罗近溪,讲性命之学。”[⑨]汤显祖也曾从学罗汝芳,两人一生交谊甚深。两人共同的老师罗汝芳,传授着共同的思想,均对两人有一定相似的影响。汤显祖在弃官归乡之前,也曾经和冯梦祯有信件往来,汤显祖视冯梦祯为“明公”,自己身体欠佳,仍“伏枕抽笔”[⑩]。万历十六年(1588)十月二十九日,冯梦祯得汤显祖来信。见《快雪堂日记》万历十六年十月二十九日:“得许敬庵、汤义仍报书。”汤显祖在弃官之前,曾给冯梦祯回过一封信,表达了为官之末的真实感受:自己阅人无数,但是见过这些人多为内外、是非所扰,难以坚持自己的本心,认为只有冯公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顺应自己的本性,“可谓天下之君子矣。”虽是溢美之词,却也是真情流露。还提到自己在西湖边走着,常常会回想起当年在长安的时候,敞开心扉,秉烛夜谈,想起此情此景,“坐若隔世”。[11]

   2、屠隆、王稚登、屠本畯

   屠隆(1543—1605)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与冯梦祯是同年。曾任颖上知县、青浦知县、礼部主事。后罢官回乡。

   万历五年(1577)春,冯梦祯赴京会试,在京期间,他广识天下名士,同年[12]且交往比较密切的有沈懋学、陆可教、杨起元、徐桂、屠隆、陈泰来、马应图等[13]。光绪《嘉兴府志》记载:“冯梦祯字开之,一字具区,万历丁丑举南宫第一,官编修。与沈懋学、屠隆以文章气节相勖张。”钱谦益在《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 “与同年生宣城沈君典、鄞屠长卿文章意气相豪,纵酒悲歌,跌宕俛仰,声华籍甚,亦以此负狂简声。”

   冯梦祯与屠隆有着相近的秉性、相同的爱好,使得他们从开始的结识,并很快成为生活中的挚友,也是一生的知己。从万历五年(1577)初识开始,两人频繁地相互通信,交往密切,大有相逢恨晚之感。在屠隆《由拳集》卷十七《与欧桢伯》有着对两人相识相熟的过程的记载:“居半岁,无一人知者。会友人伍君客死,仆哀而为文哭之,为沈君典、冯开之诸君见而奇之。问为何人作,或以仆对,相约联骑过我。”同集卷十二《寿溪谷先生五十序》:“(冯梦桢)与不佞隆一见语合,结驷联镳,兄弟之好有加焉。盖数过从余于长安逆旅,每君至,余则闭门谢他客,独呼二三同心相对,坐茂树、乘凉风,时而剧谈雄辩,悬河倒峡,訇訇走雷电舌端;时而为枯禅,突然寂窕,灵籁不发,天青日朗,意境所到,坐失千古。”同集卷一四《与冯开之》:“畴昔之日,吾两人邂逅适愿,旅食京华。”

   屠隆在青浦任上时候,与冯梦祯往来唱和,交往更加频繁,两人共访友人,相互酬唱赠答。每遇有趣稀罕之事,冯梦祯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屠隆。万历八年(1580)闰四月,冯梦祯与沈懋学等还一同去青浦,约定删定屠隆的《由拳集》,并为屠沈儿女事做媒,既为媒人,生活中又多了一层关系,可见二人关系之密切。屠隆《鸿苞集》卷二十二《沈君典诸公游记》详细记载了此事:

   沈君典在告,居青山岁余,以万历八年四月出游。方冠布袍,以一奴自随。径至武林西湖,访开之郊园,会沈嘉则至,相与泛西湖……君典以书相闻,曰且自西湖棹扁舟,过青溪,访余斋中……五日而君典,开之联舟来,相见大笑,不能作一语,直入斋头。时溟滓子[14]方举一子。弥月之先一日,而两君适至。是夕,嘉则亦来。各出锦褓金钏及洗儿钱。明日同为汤饼客。嘉则为《洗儿曲》[15]……君典摩其顶,咤曰:佳哉儿,它日文学不数阿爷,科名不数沈郎矣。吾家孙姬有身,卜当得女。得女以妻此儿。溟滓子曰,丈夫宁可食言。开之曰:吾且为媒氏。”

   王稚登(1535-1612)字百谷、百榖、伯榖,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等。先世江阴人,后移居吴门(今苏州)。他一生著述颇丰,仅《中国丛书综录》所列其个人集子就有二十种之多,其中以《吴郡丹青志》最为有名,其主要作品大多收在《王百谷全集》中。万历十四年与屠隆、汪道昆、王世贞等组织“南屏社”,广交朋友,人称“侠士”,曾结交名妓如马湘兰、薛素素等。《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有传。

   屠本峻(1542-1622),字田叔,又字豳叟,号汉陂,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曾以父荫任太常寺典薄、礼部郎中、两淮运司同知等,然以吏事为苦归乡,晚年自称憨先生。屠隆族孙,屠大山之子,两人关系密切。他与冯梦祯结识,应该是因为屠隆的缘故。编《山林经济籍》。《屠氏先世见闻录》云“屠田叔好诙谐,至今甬东言风流儒雅,辄首及之。”《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有传,称“万历间,任子有闻,元立(瞿汝稷)与四明屠田叔。元立能作赋,而田叔犹以声律称云。”

   关于王稚登和屠本畯,他们都是冯梦祯知心的好友,几人相聚,同游西湖,赋诗酬唱。如:万历八年(1580)五月,与沈明臣、王稚登、屠隆、屠本畯再聚青浦。《白榆集》卷三有《庚辰五月沈嘉则、王伯榖、冯开之、田叔见枉青浦署作》一诗。沈明臣《丰对楼诗选》卷三有诗《庚辰互月十六日集青浦署中同田叔、开之、百穀》同时作。《快雪堂日记》记录了不少这些风雅之事,在此不一一赘述。

   晚明社会,政治出现衰退的征兆,失意文人比比皆是。佛教恰好可以缓解这些失意文人内心的焦灼和窒闷,成为抚慰受伤心灵的一味良药。正如袁中道在《传心篇序》中说:“……而儒者又为庄敬持守之学,其桎梏拘挛莫甚焉。世间之大智慧者,岂肯米盐琐碎,而自同木偶人哉?宜其厌之而趋禅也”。当屠隆任知县后,时感琐事缠身、身心窒闷、难以摆脱,逐渐在冯梦祯的影响下,开始崇佛、学佛,寻求内心解脱。屠隆在《由拳集》卷十六《与王元美》这样写道:“冯生又稍解禅理,闵不佞纷溷,日堕苦海,劝不佞稍读西方圣人诸书以求自解脱,不佞略叩其旨,即未必登彼岸,比于人代亦可谓越然。”

   万历十五年(1587)九月,冯梦祯与屠隆赴通玄道士之约,印佛书。并且小住吴山通玄观一月,同奉聂道亨道士为师。《快雪堂日记》卷一万历十五年九月十七日:陪聂先生、屠长卿……十七日,移榼通玄观,请聂先生、长卿,彭、郁二兄受太乙炼形诀。屠隆《栖真馆集》卷十四《与陆司寇》:秋九月中,尝抵武林遇证道至人,与开之同北面师之,受金丹玉液大道。后来沈懋学辞官回到宣城,在家静养。于是冯梦祯、屠隆和沈懋学三人结为“道友”,既是同年,亦为“道友”,关系非同一般。还有冯屠两人同赴放生会的一些记载:《快雪堂日记》卷十三万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十六,早,尚雨。内人天竺还愿,余赴放生会,屠玮真、朱士复、沈士宾与焉。”冯梦祯是虔诚的佛教居士,他对于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在他的作品也多有反映。他与屠隆交游甚密,屠隆也因冯氏,在戏曲创作中,显然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屠隆的第一部戏曲创作——仙佛剧《昙花记》就是描写主人公木清泰寻仙访道。借主人公的一心向佛,表达了对佛教的崇信以及由此达到精神上超脱的境界。正如徐朔方先生在《屠隆年谱》引论部分所言:“(《昙花记》)剧本强调迷信果报。……剧本以昙花命名,屠隆本人曾从寺院中移植一棵娑罗树,后以娑罗馆为号。昙花、娑罗都和佛教有关。”

   明代万历年间,一些离了政坛的士大夫自办家班、观戏听曲,已经是当时的普遍风气。这是一种文人的自娱自乐,亦为朋友之间相互联络的一种方式。而冯梦祯、屠隆各有家班,一人观戏无趣时,常想到一同欣赏、相互切磋。万历十八年(1590),冯梦祯和屠隆在嘉兴观昆班演出《无双记》。(快雪堂日记)而屠隆观戏成瘾,独好弋阳腔,因此,冯梦祯受邀观戏为弋阳腔时,都会不由地想起屠隆独好弋阳腔。《快雪堂日记》庚寅九月二十八日:“唐季泉等宴寿岳翁,扳余作陪。搬弋阳戏,夜半而散,疲苦之极。因思长卿乃好此声,嗜痴之癖,殆不可解。”

   明万历三十年(1602)闰二月十九,冯梦祯陪屠隆、许然明游湖听曲。《快雪堂日记》卷十三万历三十年闰二月十九日记:“下湖,以歌姬行,邀胡仲修、许然明陪屠长卿。”同年四月,冯梦祯晤屠隆。《快雪堂日记》卷十三明万历三十年四月二十六日:“二十六日晚,晤屠玮真于昭庆僧舍。”九月初十,屠隆带了家班到嘉兴作客,邀请知府、县令和冯梦祯等再次观演《昙花记》。《快雪堂日记》卷十三明万历三十年九月初十日:“晴。先访陈仲醇,不面。拜屠长卿,长卿先一日邀太尊诸公看《昙花》于烟雨楼,黄贞父所陪,今日复邀两邑侯,招余陪。晤冯抑吾及其二弟。午后,过烟雨楼,赴长卿之约。……项于王来久之,二邑侯主上席,复演《昙花》,夜半散席,归舟。”

   无论听戏赏花,还是戏曲创作,两人日日相伴,足见两人情谊深厚,这样的友谊两人维持了一生。此外,屠隆母亲去世,冯梦祯曾作祭文。[16]《快雪堂集》的尺牍也记载了两人频繁的交往信件往来:卷三十三《报屠长卿(五首)》、卷三十六《报屠长卿(二首)》、三十九《报屠长卿》、卷四十《答屠长卿》、卷四十《报屠长卿》、四十二《报屠长卿》、四十三《报屠长卿》。

   3、高濂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生卒年不详,明代戏曲作家。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作品有《玉簪记》、《节孝记》传奇二种,俱存。

  早在万历十九年二月十八日,冯梦祯在洞庭东山观看高濂的《玉簪记》[17]。《快雪堂日记》卷五万历十九年二月十八:“晴,风,日甚美,月亦佳。早同诸君游武山。初登着为西金山。……轻舟至俞坞兴福寺,许氏设酒相款待,作戏《玉簪》,陈妙常甚佳。汤孝廉诸君俱宿舟中。”

   冯梦祯和同在杭州的高濂都喜爱收藏字画。高濂应当收藏了不少字画,而且面对冯梦祯这位友人,非常乐于将自己收藏的书画提供给他鉴赏。冯梦祯甚至可以连日自由地在高濂斋中一同鉴赏古玩字画,相见甚欢,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快雪堂日记》完整而详尽地记录了这次的相会。万历二十三年(1595)二月初七,约友人于高濂斋中赏古玩字画。《快雪堂日记》卷七万历二十三年二月初七日:“晴阴相半,镕雪未尽。同方次卿诸君高深甫斋中阅古玩。唯郭恕先临王右丞《辋川图》、马和之《鲁颂》、《商颂》二卷最佳。初到,登高阁眺群山积雪,遂见此物。尤可快也。后阅诸帖,有泉州旧本阁帖最佳。深甫以为阁本,非也。诸窑器亦多有佳者。留饮至昏黑而别,杨中麓相陪竟日,骥儿从。夜酌姚生宗宸,将以明日别。”二月初九,“完《冯丰阳志铭》,作《初七日诣高深甫登阁望积雪兼阅〈辋川图〉、〈鲁颂〉、〈周颂〉选体诗》[18]一章。”同月二十七日中午,与友人再聚高濂斋中。 “宋宇庵来。既午,同诸君再诣高深甫斋中,索观诸玩,再见《辋川》、《三颂》二图及开皇拓本《兰亭》、画册百纸。”

   到了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正月十二,冯梦祯赴高濂之约,去高濂家中一同鉴赏《兰亭》。《快雪堂日记》卷十一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十二:“经日雨,夜杂霰。遣书送朱汝虞之官白下。……赴高深甫之约,再见开皇《兰亭》,成国家物。品在诸本之上。与赵魏国孟倾临本伪迹同卷。深甫云,以三十金得之。《黄庭》,亦佳本。后一二十行乃别本缀上者。” 《快雪堂日记》卷十一万历二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日记:“晴。黄又玄来。同王季常看高氏所藏《兰亭》,伪物也。又文与可《竹》虽真,而装裱脱神。”

   除了探讨鉴赏古玩字画,两人自是少不了赏花、观剧活动。万历三十一年(1603)二月十二,冯梦祯与黄问琴、沈伯宏、俞唐卿湖上探桃花消息,新堤、旧堤桃花俱开,新堤花开更为繁茂。特邀高濂集于小舟共赏桃花。[19]二月十四日,高濂作主,两人一起听戏。[20]

   4、臧懋循

   臧懋循(1550-1620)字晋叔,号顾渚山人。汉族,浙江长兴人。明代戏曲家、戏曲理论家。万历八年(1580)进士,曾任荆州府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等职。万历十三年(1585)罢官,隐居故乡,潜心诗文、戏曲创作和编印工作。臧氏编印的《元曲选》对保留与传布元人杂剧精华作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

   冯梦祯的《快雪堂集》卷二十六《长兴横玉山观音寺募缘题语》叙述了他与臧懋循的相识过程:“遂出国子先生臧丈所撰疏文见示。余自识臧丈白下时,俱为诸生,气味甚合,今十年矣。目其文,不觉神动。余既嘉其山川土风,又善僧之有志,而臧丈之能为胜缘倡也。”最后,冯梦祯的落款是万历乙酉夏日真实居士书于菰蒲野渚中。万历乙酉年即为万历十三年(1585),十年前,万历三年(1575)两人还都尚为诸生的时候,就相识了。因为两人年龄相仿,青年时期就相识相知,并同在万历五年(1577)赴京赶考,虽然臧懋循此次“春试未第”,但不妨碍两人年轻人的这份友情一直延绵终身。

   万历二十三年(1595)七月,臧懋循客居杭州,由于两人五年未见,又见故人,如同这日反复的天气一样,让冯梦祯感怀不已。《快雪堂日记》卷七:“阴雨,间晴,复雨。款减晋叔,不相见五年矣!”章嘉祯[21]《南征集》卷下有诗《冯开之太史招饮西秘,同吴允兆、臧晋叔、朱大复、茅荐卿、吴子野诸君赋》。此后两人互相拜访,交往密切。万历二十四年(1596),臧懋循客居南京,冯梦祯前去南京拜访。冯梦祯《快雪堂集》卷八万历二十四年九月二十日记:“诣鸳峰,访臧晋叔、曹重甫、吴公择、允兆兄弟。”同年十月初二日,“款臧晋叔、曹重甫,重甫后至。”十一月初五日,“臧晋叔来别。”

   万历二十六年 (1598)七月,臧懋循来杭小住,与冯梦祯促膝长谈,不畏炎热。见《快雪堂日记》卷十戊戌七月二十二日:“晴,热。臧晋叔来,坐谈踰时,不胜巾帻之烦。”八月,冯梦祯遭弹劾,遂移病去官[22]。臧懋循曾经特意作诗慰藉友人,见臧懋循《负苞堂集》诗选卷三《寄赠冯开之》:“世路风波原不定,故园松菊好归来。侍儿尽解灵光赋,坐客频倾文举杯。但使百年能保此,何须重起汉兰台。”

   冯梦祯与臧懋循的交往主要在观剧活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十一月初四,冯梦祯与臧懋循湖中看戏,演《玉玦记》。见《快雪堂日记》卷十一万历二十七年十一月初四:“初四,阴,入冬此日最寒。沈薇亭二子设席湖中,款余及臧晋叔,诸柴及伯皋陪,以风大不堪移舟,闷坐,作戏,戏子松江人,甚不佳,演《玉玦记》。”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五月初三,与臧懋循等人于舟中听曲。见《快雪堂日记》卷十二万历二十八年五月初三日:“晴。款藏晋叔、朱君采、姚叔度于湖中。章元礼、吴允兆[23]为不夙之客。王(黄)问琴在坐。既借叔度二歌童,问琴亦一再清歌。晋叔论词曲及他,谈谑大有名理,可谓胜举。(黄问琴是当时“善歌为江南之最”的昆曲演唱家)。”《朱大复(朱长春)乙集》诗卷十二有诗:《茅荐卿(茅国缙)招同开之、元礼(章嘉祯)、晋叔、允兆、君采诸公泛西湖坐中道有述》。同月十六日,“晴,早省臧晋叔。”八月初四,冯梦祯、臧懋循等人结社西湖。[24]

   此外,冯梦祯还曾经受周叔宗之托,将婺州姜子干介绍给臧懋循,可见二人关系密切。在《快雪堂集》卷三十五《与臧晋叔》:“闻足下至此一晤,抚台遂行条何不令弟知也?西湖明月不能与故人共之良用惋结。婺州姜子干先生博识精诣,持论不肯下人,以故声誉不甚起……刺谒足下,弟敢为之绍介……”

   5、田艺蘅

   田艺蘅(1524–?)字子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西湖游览志馀》作者田汝成之子。为贡生,任徽州训导,罢归,博学多闻,又善饮酒。幼名象贤,年十七,补学官弟子员,应乡试,始名“崇衡”。后改艺蘅,有存艺之为义。著作有《大明同文集》、《留青日札》、《煮酒小品》、《田子艺集》、《老子指玄》等。

   除了上述作品,田艺蘅尚有杂剧《归去来辞》一种,佚。祁彪佳谓系一折之短剧,全用南曲咏唱,内容则隐括晋陶潜《归去来辞》。[25]作为朋友,冯梦祯读完这部杂剧,真实地述说了自己的感受,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田艺蘅在斟酌一下:“杂剧是北调,传奇之名通南北。《归去来》以南调称杂剧,义似未允。不若改称作传奇为妥。且渊明贫士,中间铺张,未免有富贵气。足下或借以自寓可也。试酌之。”[26]此后,冯梦祯曾为田艺蘅的词曲集《缦园心调》做序:“《缦园心调》者,吾友田子艺先生所著诗余、南北词曲也。……余不知度曲,兴到以意为之,俗谓之随心令。……余不知词曲,能知子艺也。子艺所序,遂书此,以质之。”[27]在给田艺蘅的回信中,也肯定了《缦园心调》,认为其“甚佳”。[28]

   万历十六年(1588)十二月十日,冯梦祯收到田艺蘅书。[29]同月十二日,雪后初霁,田艺蘅访问冯梦祯,两人泛舟西湖,开怀痛饮,“积雪在山,明月相印,”通宵达旦。[30]万历十八年(1590)二月,冯梦祯邀孙如法一起游西湖,后遇到了田艺蘅和张宓,于是就结伴而行。一起来到四桥堤桃花佳处,席地而饮,闲聊一阵后,又来到毛氏书院的竹荫之下重开酒筵,直到傍晚才由新堤来到田氏居处,一茶而别,如此的亲近和随意,只能是朋友间才有的亲密。[31]

   冯梦祯与田艺蘅交情匪浅,不仅仅表现在两人通信和出游,还有冯梦祯对田艺蘅生活上的关心,万历十九年(1591)三月初三,在西湖边赏桃花,和田艺蘅约定,见到田艺蘅时,发现田艺蘅身体已经不太好了,行走尚须人搀扶[32],还有眼疾,后冯梦祯作《答田子艺先生》[33],奉上洗眼方,并告诉他如何使用以及洗的次数等,如此细致地关心令人感到两人情谊之深,不同于一般。

   冯梦祯的集子《快雪堂集》,特别是《快雪堂日记》中记载了他与同时代曲家的交游情况以及大量的观剧活动,可以说是晚明文人名士戏曲生活的生动记录,为后人研究明代戏曲发展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快雪堂集》,(明)冯梦祯撰,明万历四十四年黄汝亨、朱之藩刻本

  【2】《快雪堂漫录》(明)冯梦祯撰,商务印书馆,民国四年(1915)

  【3】《快雪堂日记》,(明)冯梦祯撰,丁小明点校,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4】《白榆集》(明)屠隆,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2009

  【5】《历代贡举志》(明)冯梦祯,中华书局,1985

  【6】《牧斋有学集》(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7】《牧斋初学集》(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列朝诗集小传》(清)钱谦益,中华书局,1959

  【9】《明史》(清)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

 

  【10】《晚明曲家年谱》徐朔方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11】《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周明初著,东方出版社,1997

  【12】《佛教和晚明文学思潮》黄卓越,东方出版社,1997

 

  【13】《昆曲与明清社会》周育德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14】《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罗宗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5】《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廖可斌著,商务印书馆,2008

  【16】《明清浙籍曲家考》汪超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7】《屠隆研究》吴新苗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①]顾起元﹒快雪堂集·序(《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1-4

 

  [②](清)朱彝尊 黄君坦校点﹒静志居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447

 

  [③]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汤遂昌显祖小传》:“(汤显祖)尝下第,与宣城沈君典薄游芜阴,客于郡承龙宗武。江陵有叔,亦以举子客宗武,交相得也。万历丁丑,江陵方专国,从容问其叔:公车中颇知有雄骏君子晃贾其人者乎?曰:无逾于汤沈两生者矣。江陵将以鼎甲界其子,罗海内名士以张之。命诸郎因其叔延致两生。义仍独谢弗往,而君典遂与江陵子懋修偕及第。”

 

  [④]崇祯《嘉兴县志》:癸未,分较礼闱,所得多名士。《快雪堂集》卷六《寿鹿门先生九十序》:余补编修,分考癸未礼闱,而先生(茅坤)之仲子水部君国缙出余门。盖自是先生与余称通家,往来无间。

 

  [⑤]费元禄,字无学,一字学卿,铅山(今属江西)人。为诗落笔数千言。尤其爱慕贤士。构馆于晁采湖上。有《甲秀园集》、《转情集》等。见《中国词学大辞典》马兴荣等主编1996年版,第177页。

 

  [⑥](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注校﹒汤显祖全集·卷二十六·玉茗堂赋之五·酬心赋(有序)﹒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1032

  

 

  [⑦]见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三十七尺牍《与刘少司成》。刘应秋(1547-1620)字士和。江西吉水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朱国祚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他疏论首辅申时行“不能抒诚谋国,专事蒙蔽。”不久,召为中允,官至国子监祭酒。

 

  [⑧]罗汝芳(1515-1588)字惟德,号近溪,泰州学派王艮再传弟子。江西南城泅石溪(今南城天井源乡罗坊村)人,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⑨](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注﹒牧斋初学集(卷五十一《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299-1300

 

  [⑩] 《答冯具区》:“茱萸馆之色笑,何日能忘。闻明公已了白义,更洩玄真。通辉牛女之河,采妙虚危之穴,二八宝华,等是丈六金身耳。……仆方病注,伏枕抽笔,不知所云。”《汤显祖全集》卷四十四(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注校,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3页。

 

  [11]见《答冯具区司成》:“弟宦学之末,阅世贤豪有矣,皆立于是非之途,歧于内外之际。至如明公,循其自尔,由其固然,付彼是于两行,齐屈伸于一指,可谓天下之君子矣。数从明圣湖[11]边,缅想长安邸下,秉烛䜩私,坐如隔世。”(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注校﹒汤显祖全集·卷四十四﹒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1293-1294

 

  [12]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唐代同榜进士称“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清·顾炎武《生员论中》:“同榜之士,谓之同年。”

 

  [13]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的万历五年丁丑科(1577):第一甲三名:沈懋学、张嗣修、曾朝节;二甲五十七名有甘雨、陆可教、冯梦祯、杨起元等;三甲二百四十一名:姚岳祥、徐桂、屠隆、陈泰来、马应图等。

  

 

  [14]溟滓子,屠隆别号。

 

  [15]《洗儿曲》,见(明)沈明臣《丰对楼诗选》卷十。

 

  [16]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二十三·祭屠母赵太君文﹒(《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352页)

 

  [17]《玉簪记》,高濂著。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爱情婚姻故事。事见《古今女史》和明人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记》。剧中写少女陈娇莲在金兵南下时与家人离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路经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波折后,私自结合,终成连理。

 

  [18]诗见冯梦祯《快雪堂集》卷六十三《二月初七日新霏,登高氏阁,望群山积雪。主人出郭怨先辆川图临本、马和之商鲁颂图相示。二物俱生平所企尚。会心豁目,喜不可言。退述斯文,以识奇赏》。

 

  [19]《快雪堂日记》卷十四万历三十一年二月十二:“晴,西北风。……午饭,同王(黄)问琴、沈伯宏、俞唐卿湖上探桃花消息。会次儿移榼,请高深甫,集于我舟。吴太宁大儿亦在坐,历新旧堤、岳祠、孤山,新堤桃花放者十三,旧堤数树而已。”(明)冯梦祯撰丁小明点校﹒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94

 

  [20] 《快雪堂日记》卷十四万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十四,阴,雨。得王百榖、孙子桑书,荐看《太素脉》,钱生者见谒,勉欲相试,又欲脉二子。余因促装下湖,先遣歌姬行,余后之入舟。问琴、唐卿、伯宏随至。高深甫作主,同吴太宁二儿、胡姬历大堤、陆祠、新堤,……与主翁别,余宿桂舟,自今夕始。”(明)冯梦祯撰丁小明点校﹒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94

  

 

  [21]章嘉祯,字元礼,德清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当涂知县。累至大理寺寺丞。嘉祯诗笔清隽而率易,有《姑孰集》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22]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五十一《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南曹郎疾其慢己,飞章劾公。公笑曰:‘此代西湖移文趣我也。’遂移病去官。太学生张榜举幡小教场,诸生千余人会幡下,奔走讼诉。榜独上疏,愿冠铁冠,挟鋘斧,杀身以直公。有诏许留用,榜由是显名天下,而公遂不复出矣。”顾起元《具区先生快雪堂集序》:吾师具区先生以万历戊戌解大司成印,归筑蒲园于西湖之上,日与友人啸咏于其中,间命轻舠载歌儿吹箫度曲,荡漾六桥三竺间,人望之飘飘然若神仙也。

 

  [23]吴允兆,名梦旸,浙江归安人。《列朝诗集小传》称其“知音律,善度曲,晚游金陵,征歌顾曲,齿龋牙落,犹呜呜按拍。好事者至今传之”。

 

  [24]《快雪堂日记》卷十二庚子八月初四:“虞羡长约诸公结社西湖,各持分金一钱五分赴之。钱塘门登舟,徐茂吴、臧晋叔、吴元瑞、虞长孺及孝廉、布衣在座者十五人。”(明)冯梦祯撰丁小明点校﹒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58

 

  [25]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3

 

  [26]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三四)答田子艺﹒(《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第179页)

 

  [27]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一)序田子艺先生〈缦园心调〉﹒(《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第57-58页)

 

  [28] 《答田子艺》:“《缦园心调》甚佳。诗余逼真秦七、黄九,南北词施君美下、高则成上,必传无疑。”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三四,《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第480页。

 

  [29] 《快雪堂日记》卷二戊子十二月初十:“……得田子艺书。”(明)冯梦祯撰丁小明点校﹒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29

 

  [30] 《快雪堂日记》卷二万历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雪霁,日出禺中。至玉莲亭,迟李仁卿。日中,田子艺至。先饮者再,俱醉。黄昏,仁卿始至。上席食。顷,罢酒登舟,享仁卿席。舟出西泠,沿孤山而返。积雪在山,明月相印,可谓不夜。”(明)冯梦祯撰丁小明点校﹒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29-30

 

  [31] 《快雪堂日记》卷四万历十八年庚寅二月二十八:“晴,风,湖堤扬沙。报谒孙世行,约游湖上,戒治具。至涌金忠烈祠,世行已待见久矣。小舟四桥,步至三桥,乘小车至岳坟。遇田子艺、张仲初,拉二人同步至四桥堤桃花佳处,藉地饮良久。又至毛氏书院竹荫之下,张饮尽日。至新堤至田寓,一茶而别。”(明)冯梦祯撰丁小明点校﹒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51

  

 

  [32]见《快雪堂日记》卷五辛卯三月初三:“早至家。同王季常、李君实、金不佞、沈婿、仲孙、两儿出钱塘门。渡湖看六桥桃花。晤田子艺先生,遂成胜集。子艺步履蹇涩,行止须人,比昨岁大衰矣,仍以二婢金钱、三春随。”冯梦祯撰丁小明点校﹒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64

 

  [33]《答田子艺先生》:“以西湖作曲水,又得遇先生,遂成胜集。念先生视去春少衰,花会更可宝耳。湖上不妨多住。洗眼方奉上,洗一过,俟目中涩甚,乃止。洗三四过,立愈。”见《快雪堂集》卷三九,《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64册,第500页。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