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汤公莎翁跨越时空握手
2016-04-12 08:29:35 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施伟谊
本网4月11日讯(记者 郑玲烨)一头金发的英国女士菲利帕·罗林森在过去的近20小时一直在匆匆赶路:花2个小时先从英国的斯特拉夫德小镇到达伦敦希斯罗机场,再乘11个小时的飞机赶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然后转乘5个半小时的汽车赶到浙西南小城遂昌。
她的长途旅行,其实源于400年前去世的两位伟大剧作家——英国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汤显祖。此行,她就是为“2016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而来。
4月7日傍晚,记者见到了刚刚赶到遂昌的罗林森女士,金黄干练的短发、一身深蓝色的套裙,一脸兴奋,丝毫不见长途奔波的疲倦。
身为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副会长的她,长期以来浸润在莎士比亚文学的殿堂里。现在,置身遂昌这个隆重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小城,她由衷地感到亲切——两位戏剧大师在同年仙逝,他们的作品都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里黑头发、黄皮肤的人们跟她家乡的人们一样,对戏剧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与痴迷。
她认为,相通的文化精神是两座小城牵手的信物。
遂昌和斯特拉夫德,因中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莎士比亚两位文豪结缘。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时创作了传世名作《牡丹亭》,斯特拉夫德则是莎士比亚的故乡。两位文豪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同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
正是这因缘际会,打开了遂昌与斯特拉夫德文化交流的大门。不同的文化背景、相通的文化精神,让两座小城加快了文化交流的步伐。自2009年9月开启文化交流合作以来,遂昌县代表团4次赴英交流;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陈靝沅,斯特拉夫德艾文学院副院长泰乐爱、艾斯特等分别回访遂昌,双方就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形成广泛共识。同时,遂昌以互访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动汤显祖文化走出国门。
“6年来,遂昌和斯特拉夫德因400年前的缘分而不断往来,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一同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通过戏剧巡演、博物馆互展等形式,让两座城市不断加深了解,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罗林森女士说。
400年后,中英两座小城因共通的戏剧文化而欢快地走到了一起,那么,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
对这个问题,罗林森女士认为,文化可以改变生活,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在国际层面上表达和推广民族特性和国家形象。文化还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创设一个空间,供个体表达、探索、解决棘手难题以及建立信任和沟通,而这些是其他任何东西做不到的。
斯特拉夫德,因为莎士比亚而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万游客,每年近两万名学生来此表演、学习。罗林森女士说,文学巨匠的光芒,400年不减。目前,除了戏剧研究院,来自民间的10多个艺术小团体会不定期在小镇表演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有灵魂,非常具有吸引力,这推动了小镇旅游经济的发展。”
“莎士比亚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小镇的重要经济支柱。”罗林森女士说,基金会成立150多年来,在致力于把莎士比亚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为小镇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而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又带来各种文化的交流,推动小镇戏剧文化、小镇经济发展。她这次来到遂昌,除了参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纪念活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与遂昌相关部门探讨、合作,共同推动两地文化旅游的交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