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遂昌 正文

[丽水日报]听漏工 刘青海 每一滴水声都是责任

2016-08-04 08:50:12 来源: 丽水日报 作者: 编辑: 施伟谊

  6月7日22时40分 源口村

  今晚的听漏,从这里开始。

  深夜的妙高街道源口村,位于县城西郊,除了路边的小卖部和昏黄的路灯外,鲜见灯火。

  而这种黑暗,是刘青海最熟悉的环境。

  听漏,受不得一点声响的干扰,风声、雨声、车声,都是听漏的大忌。夜越深,人越静,听漏的准确率越高。

  下车后,他走在前面,右手持一根1.5米长、手指般粗细的听漏棒,左手拿手电筒。径直来到该村地下管道的起点处,每走一步,就抵在耳边听一听。

  听漏棒,由特殊金属制成,贴近耳朵的一头,是一个类似莲蓬的塑料“听头”。将它抵在路面,将耳朵伏在听头上,就能听到地下水管里水流的声音,再通过经验来辨别附近是否有漏点。

  面对看不见的地下管道,他没有丝毫的困惑,向前迈着步子,熟悉得像在走回家的路。

  “地下管道的分布,有记号吗?”记者问。

  “记号?都在我脑袋里了。”他笑着说。

  对管辖范围内的地下管道管网怎么走、口径有多大、阀门装在哪儿,做到烂熟于心,是一名听漏工的基本功。也就是说,听漏工的大脑里首先必须要有一张“活图纸”。

  刘青海的身后,跟着另一名听漏工雷军萍:头戴耳机,耳机上连着一根线,脖子上还挂一个类似收音机大小的黑匣子,线下连着一个秤锤模样的东西,可贴在地面上,将声音传达至耳朵。这个仪器叫听漏仪,是个来自日本的进口货,价值七八万元。

  听漏棒和听漏仪各有所长,前者随处可用,阀门这样的特殊位置尤为合适;后者适合定点听漏,准确率高。

  他和同事,一个用听漏棒,一个用听漏仪,一前一后,沿着同一个管道,进行两次检漏。虽降低了工作进度,却杜绝了漏听、错听。

  于他们而言,这叫“高效”。

  22时53分,刘青海在村口的公路上顿住脚步,竖起耳听了几秒,“这里漏水了。”判断性的语气非常坚定。雷军萍用听漏仪复听后表示,确实漏水了。两人合议结果一致,便在漏点处做好记号。

  这就是漏点定位。这一步精确率会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预估的漏点位置和实际相差不能超过0.5米。

  “由于管道埋在地下,漏水点定位一定要准确,不然施工队会浪费工程量,且破坏路面,影响居民通行。”

  “那明天就能修吗?”

  “没这么快,得向公路部门报备,审批通过后才能开挖、维修。”

  紧接着,刘青海和同事继续下一段管道的检漏。

  “我能试试吗?”怀着好奇和怀疑,记者提出了试听请求。

  “当然没问题。”雷军萍将听漏仪递给了记者。

  此时源口的路面,甚为寂静。可一戴上耳机,记者发现里面一片闹腾:除了“轰轰”的声音之外,并没听出什么,尝试着将音量调到最大,整个人却一阵头晕目眩……“要不我用听漏棒吧。”记者摘下耳机,把耳朵贴在听漏棒的一头,“是有动静,但不知道是什么声音。”记者苦笑,手里这根价值千元的金属杆,此刻不过是一根普通的金属管而已。

  原来,这也是个技术活。而这个技术,主要体现在耳朵上。

  6月7日23时25分水阁路

  这里有一根直径110mm的水管,设在道路一侧的路面下,经常出现漏水,因而成为刘青海的重点检漏对象。

  “多听多走多翻盖”,是他18年的听漏秘诀。每遇到一个窨井盖、阀门井都要撬起检查,遇见几个撬几个,这是原则。

  因为总在深夜工作,所以这个职业鲜为人知。四五年前,刘青海就时常遇见警察上前盘问情况,“以为他是偷窨井盖的团伙”,要求出示身份证,一番核实之下,才“放行”让他继续工作。有时候在农村检漏,发生的情况就更尴尬了:村民拿着扫帚和木棒,指着他凶狠地质问,“大半夜的,你在干什么,偷东西还是搞破坏!”那时候,除了驾驶员外,只有他一人,“除了头口解释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带到工程抢修车看一看,一切误会都消除了。”而这些情况,直到近两年才好转。

  “到底怎样判断是否漏水?”记者好奇地问。

  “简单说,是拿捏好对声音的判断。”刘青海说。

  听漏工必须能从几十、上百种嘈杂的声音里分辨出漏水声,而漏水声因管道的材质、方向的不同,又多达十几种。如果管道向上方漏水,声音比较“锐”,发出的是嗞嗞声;向下漏水,声音就比较闷,像水烧开的“噗噗”声。

  如此看来,刘青海的听漏本领,并非因为他的听力异于常人,而是他能分离杂声和漏水声,懂得分辨水压和水流声的频率,从而确定漏点的位置。

  这一切都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另一种表述叫:经验。

  “多久能练成您这样?”

  “不知道,三五年也就是入门级吧。”

  “年轻人会喜欢这行吗?”

  “不知道,这里从没有年轻人来干过。”

  从1998年开始,在此后的16年里,刘青海都是遂昌县供排水公司仅有的一名听漏工,直到2014年8月,他才摘掉了“唯一”的帽子——公司增加了另一名听漏工雷军萍,比他略小几岁。

  从此,他不再独自检漏。

  6月8日0时05分 上江村

  到达上江村时,刘青海没有马上开始检漏,而是点了一支烟,吐了一口烟圈,顺道松了松脖子。

  这是他这次听漏第一次休息。

  抽烟,是他午夜里解困和解乏的最佳方式。

  “检漏是一个良心工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

  水管埋在地下,很难通过肉眼判断是否漏水。如果听漏工够仔细,就能发现漏点并通知工程队及时修复,节约大量水资源;如果偷懒,每次都走马观花,甚至连走都不走,“漏点错过也就错过了”,可能没人会察觉,但水资源却在浪费……

  刘青海说,这种昧着良心的事,他干不来。

  说罢,他灭了烟,丢进垃圾桶,开工。

  路边草丛里的水管,他听到了异响,这不代表一定漏水。虽是半夜,但不能排除居民没有用水。他首先撬开了阀门井,关掉了阀门,竖起耳朵,又听了一遍。声音没了,“真的有人在用水。”他嘀咕着,重新打开阀门,关好阀门井。

  正准备听下一段管道时,他突然停住了,转身,一辆大货车迎面开来,“等一等,有车。”行驶的车辆,噪音太大,听漏工作必定中断。

  尽管是午夜,这里来往车辆却不间断。10分钟里,检漏工作被打断六次。他的脸上,没有出现一丝烦躁。

  0时21分,一个赤膊的胖小伙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四周昏暗,众人被吓了一跳。

  “你们在抓蛇吧?”胖小伙认真地问道。

  “手电筒+长铁棒”的组合,像极了“捕蛇装备”。

  “不是,在听漏。”见刘青海没理会,记者抢着回答。

  “听什么漏?肯定是抓蛇,不说实话就算了。”抛下一脸不屑,胖小伙扭着肥胖的身躯,转身朝不远处一个小卖部走去——一群小伙伴,等着他开始喝啤酒吃夜宵。

  顺着手电筒的灯光,记者看见了刘青海额头依稀冒出的汗星。

  记者手机上的“天气”显示:此刻户外温度22℃。

  这根直径300mm的地下水管,没有发现漏点。

  不是每次都能发现漏点,但每刻都要一丝不苟。

  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这是一份铆足了劲儿,却非常枯燥的工作”。

  6月8日0时52分 长濂村

  午夜时分,记者开始进入“每分钟打三个哈欠”的困觉模式,而身边的刘青海,依然一脸精神,车子,驶向云峰街道长濂村的途中。

  到达长濂村后,刘青海很快在一段石板路下,发现了第二个“漏点”:依然是两人复测、合议、做记号。

  走到一个阀门井前,他蹑手蹑脚地用铁钩打开了井盖,“村民都睡了,声响太大就扰民了。”话音刚落,左侧院子里就传出一阵狗吠声。

  我们相视而笑——没扰民,却扰犬了。

  找漏点的过程,很专注也很枯燥。但每找到一个漏点,听漏工就像发现宝藏一样,非常兴奋。

  这个50岁的老听漏工,也不例外。

  去年一年,刘青海发现漏点(直径100mm以上的水管) 90多处。对于检测出一个漏点,能节约多少水,这个资深的听漏工表示,目前公司里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但根据外地一些检漏人员的收费标准,有这样一种参考:一个漏点每小时漏水量一吨,那么24小时是24吨,这意味着仅一个漏点,一年的漏水量就达到365吨。

  “这里的水管漏了。”刘青海刻意压低声音,唤着不远处的雷军萍,语气里透出小小的兴奋。

  此时已是1时10分。

  20分钟后,记者不好意思地表示,腿酸了。

  “才走这么一会儿,腿就酸了?”刘青海打趣道。

  而事实上,从出发到现在,我们的步行路程已经超过10公里。

  当然,在他18年的听漏生涯里,这真的只是“一会儿”。

  而他并没有因为记者的疲惫,而暂停检漏工作。

  我们依然穿行在村里的小路上:为我们作证的,除了自己,还有路边蹲着的青蛙、墙上爬行的壁虎和从黄土墙洞里探出半个脑袋的“旺财”……

  2时07分,记者的脑袋已经发昏发胀,无法和刘青海“交谈”,更无力提笔记录所见所闻,只能机械地跟着他身后,双腿沉得像灌了铅水……耳边,依稀听到他兴奋地和同事探讨检漏的成果和天亮后的工作计划:这次“收获”不错,一共发现三处漏点,村里这两个漏点,跟村委会通报一声,让他们配合咱们工作,明天就能修好……

  现在回想起来,像刘青海这样的听漏工,不仅体力好,而且脑袋清醒不糊涂。

  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最简单的理由是,他视“每一滴水声为己任”。

 

  来源:丽水日报 7月1日第6版

  原文链接:http://epaper.lsnews.com.cn/lsrb/html/2016-07/01/content_1093016.htm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