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广角

勇于拼搏不忘初心使命 身残志坚笑看百态人生

2020-05-18 08:43:42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李斌

  编者按:今年5月17日是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近我们身边的先进残疾人代表,讲述他们热心公益、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赞美他们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美好品质。

  黄瑞锋:用心用情“慢慢”奔波在战疫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全县共战“疫”。在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各单位职工、社会志愿者奋战一线,全体群众自觉居家隔离,减少外出的同时,新路湾镇同样有一道身影,“慢慢”地奔波在各个家庭和商店、医院之间,用他本不能承受过重力量的肩膀,蚂蚁搬家一般为村民代购生活用品。他的名字叫作黄瑞锋。

  为什么会是“慢慢”奔波呢?这就得从黄瑞锋自身说起。1979年出生的黄瑞锋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虽然经过一定的治疗,但如今双腿仍呈现出5厘米左右的长短差异,导致他在生活中有些行动不便。

  “疫情来得突然,又正值春节,农户们对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消耗大,每家每户上百斤的生活物资也需要我们联系对接,遇到不方便的情况,我们还要帮农户将物资送上门,确实有些累。”黄瑞锋说,他们负责的新路湾大马埠村有700多人,疫情期间,他和另外两名干部每天除了对回遂居家医学隔离户做好随访记录、体温检测等例行防疫工作外,还要做好“跑小二”,保证村民的正常生活需要。

  从我县全面开展防疫工作,从第一批复岗归位到卡点撤销,黄瑞锋的春节始终在服务群众中度过。农户家里的食材缺少需要补充,他帮着联系超市,帮着搬运;村民家中老人血压偏高,服用的药物快没了,他立马联系当地卫生院,让随访医生上门为老人做检查,并将医生配好的药物再次送到老人手中。这个春节,每日“慢慢”地奔走往来成为了黄瑞锋的生活常态,不管事情大小,他都会耐心记下,及时处理或交托其他干部帮着处理。

  说起为什么这么拼,黄瑞锋笑着说道:“我虽然身体不便,但我是一名党员,也是新路湾镇残联的专职委员,镇里的村民需要我。”

  据悉,黄瑞锋从上学开始就是一个积极参与团体活动、热心助人的人。2017年6月,黄沙腰、柘岱口等乡镇突遭罕见暴雨侵袭,河水暴涨,沿溪的道路、农田被大水淹没,一天时间就导致很多民房和道路都被大水、泥石流冲垮,给当地群众和残障人士造成很大的损失,得知这一消息后,黄瑞锋立即购置好被子、大米等生活物资,并于次日无偿捐往受灾当地。

  “我之前也有过一份不错的工作。”黄瑞锋告诉记者,1998年,他应聘到浙江元立集团(原遂昌钢铁厂)就业,在元立集团任职后勤工艺班组长,期间先后获得过先进个人、先进党员等荣誉称号。后因种种原因,2017年黄瑞锋又到了新路湾镇人民政府工作,任职镇残联专职委员,任职期间也先后被评为县残疾人先进工作者、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自己是残疾人,我很清楚残疾人这个群体的社会处境和需要,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都存在着许多的困难。”黄瑞锋说,当前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爱越来越多,还专门设立了全国助残日,在此,他也希望在国家和社会的积极帮扶下,在残障人士团结互助和自强不息中,他和他的残障朋友们都能拥有稳定的工作、拥抱幸福的生活。

  记者 叶益锋 通讯员 李菁华

  潘建明:自强不息谱写创业人生 顽强奋斗向命运搏击

  在北界镇北界村,有这样一家特殊的制衣工厂,工厂有20名余名固定员工,其中有5名是残疾人。只要提起这个工厂的负责人,当地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意做得多大,而是他自强不息的创业经历打动了别人,他就是北界建明制衣厂老板潘建明。

  潘建明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自己不用外出打工,身边的残疾人朋友也能在家门口赚钱”。为了这个梦想,潘建明一直在拼搏。

  农村出生的潘建明,从小家境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就常年生病卧床,他只读了五年书就早早辍学,开始承担起家里的生活重担。

  屋漏偏逢连夜雨,潘建明19岁那年,在打工过程中一场意外事故让他失去了左腿,落下了三级残疾。这对于正处青春年华的潘建明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不仅生活劳动极不方便,身心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潘建明深深懂得命运不可妥协这个道理。于是,他决定学习一门手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几年的艰苦学习和辛苦打拼后,潘建明掌握了精湛的服装加工技术,也就在这时,他有了新的打算。“2007年,看到来料加工这个行业很红火,我就萌生了创办来料加工厂的想法。”潘建明说,在经过一番外出考察后,他愈发觉得这一行有发展前景。

  说干就干,潘建明凭着自己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开始租场地、买货车、招工人……就这样,制衣厂办了起来,生意虽然有起色,但期间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出门跑订单、与客户打交道,和正常人相比总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拿最简单的走路来说,我一天几小时走下来,双脚像灌了铅似的拖都拖不动。”说起创业初期,潘建明有太多倒不完的苦水。

  但是,困难没有阻挡潘建明创业的路脚步,他拖着残疾的腿,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凭借着对客户的诚信,逐渐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一晃眼,今年已经是制衣厂成立的第13个年头了。

  13年来,潘建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相对舒心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在他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还积极帮助当地残疾人就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我觉得,帮助一位残疾人,就等于帮助了一个家庭,让残疾人以一个劳动者的身份赚钱,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自信,我认为这是值得的。”潘建明告诉记者,残疾工人干起活来,可能会比正常人稍微慢一点,但干活的认真劲儿却一点也不比正常人差。

  今年以来,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制衣厂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厂面临着停工的窘境。正巧,当时正值春笋丰收之际,能给笋农们带来可观收入的春笋,迎来了“销售难”的问题,潘建明灵机一动,拖着残疾的腿,带着残疾工友们,开始奔走于各笋农家中,帮笋农解决销售问题的同时,也保证了残疾人的收入。

  如今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各地复产复工正在有序有力推进,潘建明的制衣厂也开始重新运转起来,他相信随着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逐步打通,困难也会逐步解决。

  记者 周慧敏 通讯员 李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