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遂昌

“科技春耕图”来了新成员,省了时省了力还省了钱——

田间飞舞无人机

2025-03-24 16:04:51来源: 丽水日报 作者: 编辑: 孟玲芳

  本报记者 谢孔伟 江敏 朱敏

  通讯员 张靓 叶梦雨

  “嗡嗡嗡……”伴随着阵阵轰鸣,昨日下午,一架大载重无人机腾空而起,机腹悬挂着150公斤优质化肥,朝遂昌金竹镇百胜村制种基地飞去。

  “从运力来讲,50亩制种田所需肥料10次就可以运输完毕。”载重无人机刚一降落,等候在田边的操控员李志文,迅速将肥料装入植保无人机播撒器,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50亩地的撒肥作业。

  “不得了,能顶过去30多人嘞。”制种基地负责人何海金说。

  这样的场景,在丽水春耕季并不鲜见。

  缙云壶镇的茭白田里,无人机喷洒的肥料如绵绵春雨般均匀落下;松阳古市镇,植保无人机穿透晨雾,精准洒药至稻田;遂昌湖山乡香榧林中,无人机搭载授粉器穿梭其间,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十倍……

  山田飞来无人机,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市,地形崎岖、山势较高,交通不便给传统农耕带来了重重考验。

  山田怎样耕的难题,压在农民心头。

  “我是从遂昌农村走出来的,一直想着怎么才能耕好田。”谢雄钧是遂昌县喜农(丽水)农创有限公司负责人,长期专注农机研发、生产和服务,在2021年返回遂昌成了一名“农创客”。

  为做好这样一场让梦想起飞的人生实验,谢雄钧建起了“双强”实验室,自主研发制造应用于林业、农业领域的各类无人机,不到四年就拿下20多项相关知识产权。

  一手抓研发,一手抓培养,喜农农创还专门组建无人机应用队伍,累计培养遂昌本土无人机操控员100多人,李志文便是其中之一。

  2024年,该公司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12万亩,为农户节省成本1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增收350万元,自主研发的山区专用农业无人机已走出丽水,销往广西、贵州、江苏、安徽等省外市场。

  松古平原自古就是浙西南粮仓,对变革农业生产方式的需求尤为迫切。起先闯荡青少年无人机科普培训的周辉明,屡屡碰壁之后,瞄上了农业的好前景,在松阳成立了公司,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植保无人机操控员。

  “用无人机干农活,怎么可能?这就是个大人的玩具!”第一次听到“无人机+农业”,松阳种粮大户郑跃华难以置信。

  周辉明耐着性子,将自家的茶园作为示范点,邀请种粮户参观。“我们以低成本提供初次服务,让农户亲眼见证实际效果。”周辉明说。

  渐渐地,农户看到了无人机植保作业的高效率,而且节本增效明显。站在田埂边,郑跃华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200亩田,要雇4个人施肥,得花上四天时间,肥料加人工要4000多元,但用了无人机,只要2000元,半天就能做完。

  今年,《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提出到2027年,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用无人机配置全覆盖,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新基建、新应用、新格局基本形成。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市农用无人机保有量265台。2024年,无人机作业面积41.15万亩。“我们将根据丽水实际,推动贯穿农业全周期的生产变革,让无人机在山田里飞出农业‘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丽水日报2025年03月22日第1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lsnews.com.cn/lsrb/pc/content/202503/22/content_396254.html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