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赚钱顾家两不误
她们在遂昌“巾帼共富工坊”里实现“共富梦”
2025-07-01 09:13:02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巫鸯
本网讯(记者 黄绮贤)每天早上7时许,位于遂昌县“共富工坊”服务中心的遂昌英诚服饰巾帼“共富工坊”内,便会传来“哒哒哒”的缝纫机踩踏声。两条制衣流水线上,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平车缝纫机,呈现出一派忙碌有序的劳动景象。
女工周莹是从垵口乡搬迁至腾龙二期的居民。她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让她既能接送孩子,又能实现“家门口”就业,收入还相当可观。“这里上班离家近、时间灵活,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7000多元。”
据了解,遂昌英诚服饰巾帼“共富工坊”是一个集技能培训、居民就业、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共富阵地,加工产业包含平车类、手工类和数字化剪裁。工坊拥有常态化员工100余人,大部分是周边小区的“陪读妈妈”和留守妇女,其中70%是下山搬迁居民。“去年我们全年发放工资300余万元,人均工资在5000元左右,今年工资发放费用预计有600多万元,人均工资7000多元。”遂昌英诚服饰巾帼“共富工坊”负责人李建峰介绍。
一个小工坊,串联起共同富裕的“大梦想”与山区妇女幸福生活的“小日子”。近年来,遂昌以“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为抓手,以服务妇女群众增收为目标,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市场对接等手段,积极建设“巾帼共富工坊”,助力更多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
位于应村乡洋溪村的遂昌名轩“巾帼共富工坊”同样是一片忙碌景象,20余位村民在工作台前专注地进行袜子包装。
村民朱惠萍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告诉记者,这份稳定的工作不仅让她每月有180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照顾家中常年卧床的公公,“这里离家近,有事公公一个电话,我马上就能回去。”
在这里,像朱惠萍这样受益于“巾帼共富工坊”的妇女不在少数。自2013年运营以来,工坊长期从事包袜来料加工,如今已在全乡设立6个加工点,成为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好去处。
目前,工坊不仅为周边60岁以上老人提供90多个岗位,还带动12名低收入农户和困难人员增收,年发放加工费超200万元。“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我们提供送货上门、上门收货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赚到钱。”遂昌名轩“巾帼共富工坊”负责人缪国跃说。
截至目前,全县已创成“巾帼共富工坊”16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6家、县级9家。这些遍布各乡镇(街道)的工坊,为近千名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让她们稳稳托起了属于自己的“共富梦”。
记者手记:
“巾帼共富工坊”里“哒哒哒”的缝纫声,不单是生产的节奏,更藏着生活的安稳。从制衣女工周莹到在家门口工作的朱惠萍,这些“小工坊”精准地嵌入山区留守妇女、陪读妈妈、搬迁群众的生活,它们以“家门口”的便利,连接起增收致富的渴望与柴米油盐的现实。16家工坊,上千个希望之所,正稳稳托起属于遂昌山区妇女的共富梦,生动诠释着“小阵地”何以撬动“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