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连续14年打卡
八旬夫妇与高坪乡的“第二故乡”情缘
2025-08-05 16:47:40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巫鸯
车行盘山道,竹林掩映间,海拔悄然攀升。驶离38℃的县城不过一个半小时,高坪乡的天幕蓝得透亮、云絮如洗。行走采访间,衣衫依旧干爽,唯有山风拂过袖口。
阳光泼洒在身上,完全没有县城的那股炽烈感——这里的气温比山下足足低了5—7度。我曾经在西藏高原当兵2年,那里看似骄阳似火,但身子感受到的却是凉意习习,此时的高坪就是如此。
车驶过茶树坪村村口,“上溪农家乐”的招牌一闪而过。
业主傅长富熟悉地招呼:“章记者,又来啦!”
我脱口便问起那几位年年必到的永康老人。
他笑着指向路边水果摊:“喏,淑贞阿姨在呢!”
胡淑贞今年82岁,老伴金晓83岁。她曾是小学高级教师,老伴退休前则是厂里的工程师。
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带着熟悉的温度:“章记者,你又长大了。”
2011年夏,她与老伴金晓初抵高坪,便被山泉的清冽、空气的澄净与盛夏无需空调的沁凉所俘获。“连苍蝇、蚊子都少见”,这对夫妇便将七月定为归期。
在此后的14年里,他们不仅自己年年来此“修身养性”,更将子女亲朋纷纷引荐至此。胡淑贞眼中含笑,“我和遂昌、和高坪有缘。山好水好人更好,这里早成了第二故乡。”
农家乐一楼右侧第一个房间,14年来一直未变。傅长富夫妻俩早已视二老如亲人:“知道他们的口味,那间房永远留着。”这份情谊,如同山间清泉般质朴绵长。
每年七月伊始,驱车前往高坪,沿途便可见外地车牌络绎不绝,农家乐门前更是常泊满远客。高峰时节,涌入高坪的游客每日逾3000名,数量远超该乡常住人口。
这般盛况因何而起?答案便藏在这片海拔860米的葱茏绿意之中——森林覆盖率高达82.5%,盛夏平均气温仅24℃。自2008年,高坪乡便将“凉资源”铸成发展密钥,以“农旅融合”开辟山乡新路,终于在省内乃至长三角掀起避暑热潮。
而留住人心的,又何止是沁脾的清风与满目苍翠?当八旬老人将异乡认作故土,当农家主人为远客长留一室温情,高坪乡早已证明:绿水青山间流淌的淳厚民风,才是乡村振兴最恒久的引力。
本版图文/记者 章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