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遂昌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遂昌  >  时政图文

融通城乡脉 密织民生网

遂昌以融合为笔 绘出幸福生活新图景

2025-08-14 16:13:46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罗潇

  

记者 章建辉 摄

  遂昌县“金色共富”发展轴中,以“一核一镇九片”为布局的发展脉络是串联城乡的地理线条,以此为纽带,遂昌全力推进规划相融、服务共享、人员互通,在“融合”带动下,绘出山区群众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规划相融促延伸

  基础设施串联城乡文化圈

  近日,记者走进相圃书房云峰分馆,落地窗外的街区广场上传来轻声笑语,室内却静得能听见书页翻动的轻响。180平方米的空间里,成人阅读区的读者正伏案阅读,少儿阅览区的孩子们捧着绘本小声交流——这个藏在社后村的书房,把“闹中取静”的诗意,悄悄织进了寻常乡村的日常。

  书架上,8000余册图书按类别整齐排列。遂昌县职业中专学生徐慧灵正坐在休闲互动区的书桌前,专注地勾勒书本里的插画雏形,“以前没这个书房时,要么在家刷手机,要么出去闲逛。现在我每周都会来,这里安静又舒适,画画、看书都能静下心来,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

  近年来,遂昌县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提升工作,针对性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作,完成全县所有公共文化服务场地免费开放,并在全县范围内打造了9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个城市书房、4个文旅驿站和11个乡村博物馆,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面,极大夯实了群众的文化阵地。

  如今,一个个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文化空间,已成为遂昌城乡的文化新地标,让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充盈。在三仁畲族乡,文化礼堂与篮球场、书房形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在黄沙腰镇,综合文化站里的非遗展示厅让老手艺有了新舞台;在妙高街道含晖社区,文旅驿站定期迎来越剧团队开展公益戏曲培训……基础设施的“蝶变”正打破城乡壁垒,让文化的种子在山乡落地生根。

  服务共享优改革

  医疗下沉打通健康服务链

  “来,张大嘴巴,我看看牙齿情况。”日前,在遂昌县中医院医共体黄沙腰分院的口腔科诊室内,县中医院口腔科专家正专注地为村民检查牙齿。诊室里,医用探灯的光束精准照亮患者口腔;诊室外,几位村民安静地坐在候诊椅上等待就诊。这样的场景,如今每周四都会在这家山区卫生院上演。

  “我今天带妈妈来拔牙,听村里的老乡说,每个星期四都有专家来给村民看牙齿。”黄沙腰镇大熟村村民俞凤球一边轻拍母亲的手背,一边对记者说,“以前牙齿有问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县城,来回大半天,老人根本吃不消。现在从家走过来只要几分钟,还能享受70%的报销比例,比县城高了不少,实实在在省了钱又省了心。”

  近年来,遂昌以“公平可及、普惠共享”为目标,围绕优化布局、改革创新、流动赋能等方面,统筹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方面,投入12.5亿元升级县域医疗基础设施,并完成30家规范化村卫生室新(改、扩)建,同时创新推出“一地签约,县域共享服务”政策,惠及群众39万人次,累计减免“两慢病”药费670余万元。另一方面,配备8辆智慧流动医院,设立64个巡回诊疗点,2022年以来累计巡诊里程31万公里,服务群众23万人次,有效解决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

  2023年12月,随着新院区投入使用,黄沙腰分院新增了住院部、口腔科、针灸科,配备了先进检验设备,药品目录也同步扩容,真正实现了“小毛病不用跑县城”。同时,2021年配置的救护车进一步提升了急诊抢救效率。截至目前,仅口腔科就已服务患者350余人次,山区群众“看牙难”的问题已成为历史。

  “我们推动专家下沉、完善设施、创新服务,核心是让公共卫生服务走出‘城市圈’,真正扎根山区、贴近群众,让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平、可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遂昌县卫生健康局疾病控制与综合监督科科长俞骏程说。

  人员互通活流动

  双向奔赴绘就共富新图景

  清晨阳光洒满腾龙小区,高坪乡石屋下村的搬迁户白继朵正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向腾龙小学。目送孩子进入校园后,她转身走向不远处的遂昌优美巾帼共富工坊,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搬下来这几年,生活完全变了样。”白继朵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笑着说。在工坊的流水线上,像她一样的搬迁妇女有40多位。灵活的计件工资制让她们既能赚钱贴补家用,又能按时接送孩子。

  作为丽水市规模最大的安置社区,腾龙小区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稳得住”。社区内的“共富工坊”已为100余名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岗位设置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从山区到城镇,从“老乡”到“新市民”,腾龙小区的变迁是遂昌搬迁工作的生动注脚。数据显示,2019至2024年底,全县范围内已累计搬迁5006户17248人,直接补助13.2亿元;实施整村搬迁自然村72个,搬迁825户2888人。如今,这些搬迁群众在新家园里就业、入学、安家,曾经的“山里人”,正循着城市基础设施延伸的轨迹,一步步走向更安稳的生活。

  城市吸纳人,乡村吸引人。当搬迁群众在城镇扎根时,越来越多青年人正循着山水脉络走进遂昌乡村,从“农创客”“新农人”到“青年创客”,他们在这里创业、生活,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在三仁畲族乡小忠村的“小畲味”直播间里,党务助理雷思敏身着民族服饰,正通过镜头向网友们介绍畲乡特产、售卖农特产品。直播间里,畲乡文化与现代电商碰撞出新的火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活力。

  从腾龙小区里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到小忠村青年创客“热腾腾的事业”,遂昌正以“人员互通”为纽带,织就城乡双向流动的共富网。当“下山”的群众在城镇找到归属感,“入乡”的青年在乡村找到成就感,流动的不仅是人口,更是活力与希望。

  当基础设施成网、服务同质共享、人才双向汇聚,遂昌“金色共富”发展轴正以融合为笔,成为托举遂昌人民幸福生活的黄金纽带,在浙西南的群山间书写着新的共富故事。

  记者 潘爽依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举报指南 |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8522737 邮箱:3818449191@qq.com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 IPC备案号:浙ICP备10211268号-1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遂昌县妙高街道平昌路33号 电话:0578-8522737 Email:3818449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