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我县技能型干部“挑大梁”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09-25 11:13:06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孟玲芳
本网讯(记者 黄绮贤 通讯员 周硕迎 廖晨雪) “以前下村走访养殖户,心里总没底,就怕他们问具体的技术问题。这次在石蛙养殖基地蹲点学习,从良种选育到病害防治的用药技巧,每个环节都熟记于心。”翻开刚从金娃娃石蛙“共富工坊”回来的金竹镇干部朱锡红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各类实操要点,“现在再去指导产业,能精准帮养殖户解决问题。这种‘接地气’的技能学习,比坐在办公室里学理论管用多了。”
金竹镇干部从“门外汉”变身“土专家”的经历,正是我县系统推进技能型干部队伍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县紧扣“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以“民事村了”为载体,大力倡导“团结协作、互学互鉴、一专多能”的组织文化,通过实施干部能力升级、工作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突破三大提升计划,着力培养懂经济、促发展、会服务的复合型干部,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力。
技能型干部队伍的成长,不仅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更成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金钥匙”。云峰街道作为下山搬迁的重要安置区,多年来累计安置群众3200余人,留守妇女就业问题曾是街道工作的“老大难”。为此,当地创新采用“班子领衔、自由组团、绩效激励”的干部培养模式,组建专项技能服务团,成功引进3家来料加工型“共富工坊”,提供120余个就业岗位。
“我们将服务成效与绩效紧密挂钩,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满意度和工作实效说了算。”云峰街道相关负责人领着记者走进新建成的“巾帼共富工坊”服务驿站,驿站里缝纫机声此起彼伏。“有干部专门去义乌学习来料加工产业运营,回来后帮工坊对接订单、培训工人。现在干部技能提上去了,群众获得感也更实在了。”
此外,我县还着力推动干部将新技能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多元实践。在西畈乡,“趣野·溪FUN”水上项目成为近年来新晋网红打卡点,桨板漂流、亲子戏水、咖啡文创等多元业态引来八方游客。
“为打造这个项目,乡里不仅组织干部系统学习乡村文旅目的地营销、IP设计等实用技能,还组建‘乡村文旅策划’技能服务团,全程参与项目策划、业态布局和运营推广。”西畈乡组织委员吴旻介绍,依托优质生态资源,服务团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成功吸引2家专业运营主体入驻。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周边农家乐营业额同比增长超40%。“现在村民们都说,干部们学来的‘新本事’,真的帮大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应村乡干部通过集体学习“飞地经济”合作专项技能,以储能项目激活区域协同发展新动能,预计可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00余万元;湖山乡以“名师领学+项目实训”培养干部文旅营销能力,推动“山中湖闹”趣食集等项目成功落地,成为乡村消费新地标……从“家门口”的共富工坊到青山绿水间的文旅项目,放眼遂昌,干部队伍的技能提升,正持续转化为群众可见、可感、可及的共富新景。
“技能型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我们一直坚持通过组织引领、机制创新和实践锤炼,推动干部从‘专岗专能’向‘多岗多能’转变,聚焦共同富裕,让他们真正成为既懂政策又懂业务、既会管理又专技能的‘多面手’。”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一专多能”培养模式,持续完善技能清单和激励机制,建强技能团队,厚植乡村振兴“人才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