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国庆开镰 全过程机械化助力增产20%以上
我县这地稻浪翻金
2025-10-09 15:20:18来源: 遂昌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巫鸯
本网讯(记者 黄绮贤)稻浪翻滚,机声隆隆。国庆假期,我县石练镇的田间地头不见游人如织的喧嚣,却上演着另一番动人的“热闹”。作为全县杂交水稻制种核心区域,该镇连片制种稻田迎来开镰时刻,收割机穿梭不停、烘干机昼夜运转,农户与农技人员协同作业,奏响“颗粒归仓”的丰收序曲。
走进白西畈高标准水稻制种基地,金黄饱满的稻穗随风起伏,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沿着田垄往复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粒粒稻谷被尽数收入“囊中”。
“今年产量和品质都比预期好太多了!”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制种大户张江旭难掩笑意。他今年承包了70亩高标准农田用于制种,亩均产量约175公斤,同比提升20%以上,“按每公斤26元的收购价算,亩产值在4500元左右。扣除农资、机械租赁等成本,今年净收入能有9万多元。”
谈及增产提质的原因,张江旭将其归功于政策支持与技术保障,“往年最头疼的就是黑粉病和白叶枯病,严重影响稻种品质。今年,镇里推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效果立竿见影。再加上‘机器换人’行动,实现育秧、旋耕、飞防、授粉、收割、烘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不仅节省人力,更提高效率和效益。”
制种户感受到的积极变化,正是石练镇推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高标准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县委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目标,以“两非”整治为契机,大力推进农田集中连片流转与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同步完善机耕路、下田坡等基础设施,将昔日零散的“巴掌田”整合为适宜规模化、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化良田。目前,全镇已整合连片耕地5000余亩,其中制种面积3800余亩。
随着白西畈的开镰收割,遂昌剩余1.2万亩(全县总共2.42万亩)杂交稻制种田也将全面进入采收阶段,预计今年杂交稻种子产量将达260万公斤,实现产值超1.3亿元,可保障我省近四分之一人口的粮食供给。











